[实用新型]汽车转向器内球头组件多功能工装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71632.2 | 申请日: | 2012-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950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24 |
发明(设计)人: | 常国贤;张雅芝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本田汽车第一销售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B11/00 | 分类号: | B25B11/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红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4 | 代理人: | 黄大宇 |
地址: | 51041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转向器 内球头 组件 多功能 工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维护装备,尤其是装拆汽车转向器组件的工艺装备。
背景技术
汽车转向器内球头组件属于易损件,汽车保养时需要拆除旧的组件,换装新的组件。在汽车转向器内球头组件的拆、装工序及锁止垫圈的翻边工序目前均采用通用工具进行操作;因为内球头组件周围能够操作的空间狭窄,使用通用工具进行装拆时很难施展,因而工效低,危险性高,且安装质量不易达标。需要对此工序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专门用于装拆汽车转向器内球头组件的多功能工装,以达到降低劳动强度、提高生产率、降低危险性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包括内球头卡座、向前开口的杯状套筒、翻边模板、两条螺栓和销钉;杯状套筒筒壁上有外凸板和沿轴向贯通到杯状套筒前端的槽口,杯状套筒前端有一对对称分布在杯状套筒两侧的第一斜坡,外凸板上有两个弧形通孔,杯状套筒的后端有六角形的凸台;内球头卡座有卡夹部和滑动筒,卡夹部的后卡板和前卡板分别有与弧形通孔相对的两个第一通孔和两个第二通孔,前卡板有卡口;滑动筒被杯状套筒套住并可在杯状套筒内腔转动或沿轴向移动,滑动筒也有与杯状套筒的槽口宽度一样的第二槽口;内球头卡座的阶梯面有一对与第一斜坡共轭的第二斜坡;杯状套筒筒壁上有一个第一销孔,滑动筒筒壁上有一个第二销孔,当第一斜坡与第二斜坡互为处于对方的坡底时,第一销孔与第二销孔相贯通;销钉可以同时穿入第一销孔与第二销孔;翻边模板呈U形,其上有两个与第二通孔相对的螺孔;螺栓自后向前依次穿过弧形通孔、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后其螺杆旋入螺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内球头卡座还有一块U形的垫板;垫板上有两个与第一通孔相对的第三通孔;垫板安放在后卡板前边;螺栓自后向前依次穿过弧形通孔、第一通孔、第三通孔和第二通孔后其螺杆旋入螺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改进,杯状套筒筒底上有中心孔。
本实用新型将转向器内球头组件夹持在多功能工装内,通过扳动整个多功能工装正转完成把转向器内球头组件拧紧在汽车转向器齿条上并且锁紧锁止垫片的工序,或者通过扳动整个多功能工装反转达到把转向器内球头组件从汽车转向器齿条上拆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对转向器内球头组件夹持可靠,操作安全,工效提高显著,可以适应各种车型的转向器内球头组件;适宜在汽车维修和装配场合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主体转向器内球头组件的外观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外观图;
图3是第一实施例另一方向的外观图;
图4是第一实施例的零件爆炸图;
图5第一实施例装夹在转向器内球头组件上的外观图;
图6是第一实施例杯状套筒与内球头卡座处于锁定状态的示意图;
图7是第一实施例杯状套筒与内球头卡座解除锁定状态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外观图;
图9是第二实施例垫板的外观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对象是装置在汽车转向机的转向器齿条两端的转向器内球头组件,它属于易损件,需要定期更换。转向器内球头组件包括球头壳80、摆杆83和锁止垫片7。球头壳80前端两侧开有劈口81,锁止垫片7套装在球头壳80前端的螺柱82上,通过球头壳80前端的螺柱82旋紧在汽车转向机的齿条轴端部,锁止垫片7的翻片71嵌入齿轮轴端部螺孔的定位槽,锁止垫片7靠近劈口81的部分在螺柱82旋紧后必须折向劈口81平面才能达到锁止。
参照图2至图4,本实用新型主要由内球头卡座1、向前开口的杯状套筒2、翻边模板3、两条螺栓4和销钉5组成。
杯状套筒2筒壁上有围绕筒壁前端的外凸板21和沿杯状套筒2的轴向贯通到杯状套筒2前端的槽口22,槽口22的宽度足以容许转向器内球头组件的摆杆83进入杯状套筒2里面;杯状套筒2前端有一对以杯状套筒2的轴心对称地分布在杯状套筒2两侧的第一斜坡23;外凸板21上有两个以杯状套筒2的轴心对称排布的弧形通孔24;杯状套筒2的后端有一个六角形的凸台25用于被扳手卡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本田汽车第一销售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本田汽车第一销售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7163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抗汽蚀复合涂层
- 下一篇:对钢丝进行抛光处理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