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防尘功能的主动散热密封圈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71652.X | 申请日: | 2012-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340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发明(设计)人: | 张明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开世密封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J15/32 | 分类号: | F16J15/32;F16J15/22 |
代理公司: |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7212 | 代理人: | 巩同海 |
地址: | 266031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防尘 功能 主动 散热 密封圈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密封件,尤其是一种具有防尘功能的主动散热密封圈。
背景技术
旋转轴唇形密封圈主要用于密封相对作旋转运动的部件之间,防止机械设备内部的润滑油外泄。作为具有主动散能的密封圈,可以有效降低密封圈密封唇口处的温度,提高其使用寿命。现有的旋转轴唇形密封圈如图1所示,当该密封圈使用时,由于旋转轴的旋转作用,轴与PTFE唇口配合部位的螺旋槽将对其间的空气产生泵吸作用,从而使大量的空气通过螺旋槽进入辅助部件内部,到达密封圈的主密封唇口部位,并在此部位产生热交换作用。然后空气发生折返,通过通孔排出到外界,从而达到对主密封唇口的散热降温作用。由于旋转轴的持续运转,因此这种热交换作用会对主密封唇口进行持续的散热降温,从而保证主密封唇口即使在高速运转或有压力而摩擦生热多的情况下仍可以保持在合理的温度范围,防止橡胶发生老化,保证密封圈良好的密封性能和稳定性及适用寿命。但是,该密封圈仅适用于外界环境较清洁的情况,因为由于螺旋槽的泵吸作用,空气中的异物杂质会随空气流进入密封圈内部。这些异物一旦到达主密封唇口处,极易对其造成磨损,导致其磨损加剧,降低其使用寿命和密封的稳定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了一种具有防尘功能的主动散热密封圈。
本实用新型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具有防尘功能的主动散热密封圈,包括橡胶密封圈和辅助散热部件,橡胶密封圈包括弹簧和主密封唇口,辅助散热部件包括支撑环、橡胶连接体、PTFE唇口和螺旋沟槽,橡胶密封圈设置在辅助散热部件的内侧,橡胶密封圈的环形外表面与支撑环内表面之间呈过盈配合,支撑环的截面形状呈“L”形,支撑环的底部内侧设有橡胶连接体,橡胶连接体位于橡胶密封圈的端面和支撑环之间,橡胶连接体朝向旋转轴的一端硫化连接有PTFE唇口,通过橡胶连接体使PTFE唇口与支撑环固定连接,PTFE唇口的一端与橡胶连接体连接,另一端为与旋转轴呈过盈配合的喇叭状结构,PTFE唇口与旋转轴的接触面上设有至少一条螺旋沟槽,PTFE唇口的底部端面设有通孔,其中,在PTFE唇口和辅助散热部件之间设置由长纤维制成的防尘毛毡,防尘毛毡的厚度为0.8-1mm,设置在PTFE唇口和辅助散热部件之间的防尘毛毡呈压缩状,防尘毛毡的内孔表面与旋转轴之间呈过盈配合,过盈量为0.2-0.5mm。
本实用新型中,螺旋沟槽的螺旋方向可以为左旋或右旋,其螺旋方向要根据旋转轴的运动方向确定。螺旋沟槽的截面形状可以为矩形、梯形、三角形、半圆形、弧形或具有一定空间尺寸的其它形状。螺旋沟槽可以设置一条或者多条。螺旋沟槽可以对PTFE唇口与旋转轴之间的空气起到泵吸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防尘毛毡的存在,旋转轴与PTFE唇口配合部位的螺旋沟槽之间产生的大量的空气会经过防尘毛毡过滤后才能进入密封圈内部,因此空气中携带的异物杂质会被阻挡在外面,无法进入密封圈内部,从而避免了异物杂质对主密封唇口的磨损和破坏,延长了密封圈的使用寿命,保证其密封稳定性;同时热交换完成的空气会通过防尘毛毡排出,在其排出时会对附着在防尘毛毡外表面的异物杂质起到清除作用,保证了防尘毛毡具有良好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旋转轴唇形密封圈的半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密封圈的半剖视图。
图中:1橡胶密封圈;11主密封唇口;2辅助散热部件;21支撑环;22橡胶连接体;23PTFE唇口;24螺旋沟槽;3防尘毛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具有防尘功能的主动散热密封圈。该密封圈包括橡胶密封圈1和辅助散热部件2,橡胶密封圈1包括弹簧和主密封唇口11,弹簧位于主密封唇口11的外侧,弹簧内的弹力使主密封唇口11与旋转轴之间呈过盈配合,从而使主密封唇口11起到了密封作用。辅助散热部件2包括支撑环21、橡胶连接体22、PTFE唇口23和螺旋沟槽24。橡胶密封圈1设置在辅助散热部件2的内侧,且橡胶密封圈1的环形外表面与支撑环21内表面之间呈过盈配合,橡胶密封圈1与辅助散热部件2之间通过过盈配合连接为一整体。支撑环21的截面形状呈“L”形,支撑环21的底部内侧设有橡胶连接体22,橡胶连接体22位于橡胶密封圈1的端面和支撑环21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开世密封工业有限公司,未经青岛开世密封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7165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