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综采工作面上隅角埋管自移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71767.9 | 申请日: | 2012-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326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发明(设计)人: | 张胜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陕煤黄陵矿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23/18 | 分类号: | E21D23/18 |
代理公司: | 西安西交通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17 | 代理人: | 李自爱 |
地址: | 727307***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工作 面上 隅角埋 管自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煤矿专用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煤矿专用综采工作面上隅角埋管自移系统。
背景技术
煤矿采煤工作面通常采用“U”型通风方式,进入工作面的风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沿工作面流动;另一部分进入采空区,在采空区内部沿一定的流线的方向流动,在工作面的后半部分,进入采空区的风流逐渐返回工作面。若工作面后方与邻近煤层采空区或同一煤层未隔离的巷道相通,即采空区有漏风通道,则此风流会汇入工作面漏入采空区的风流中而流向工作面。进入采空区的风流通过采空区时带出采空区的瓦斯,逐渐返回工作面,最后汇集于采面上隅角,并由此流入工作面回风流,所以,工作面上隅角为采空区瓦斯流入工作面的汇合处,是整个工作面风流中瓦斯最容易积聚的地点。
液压支架是综采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可靠而有效地支撑和控制工作面的顶板,隔离采空区,防止矸石进入回采工作面和推进输送机。它与采煤机配套使用,实现采煤综合机械化,解决机械化采煤工作中顶板管理落后于采煤工作的矛盾,进一步改善和提高采煤和运输设备的效能,减轻煤矿工人的劳动强度,最大限度保障煤矿工人的生命安全。移架在煤机滚筒过后6架外进行,采用本架操作、顺序移架、追机作业方式,移架步距为800mm。移架遵循收回前梁及侧护板―降柱―提架―拉架―升柱―伸出前梁及侧护板的原则。
一般煤矿在上隅角处敷设一根Φ355硬质抽放管,通过软质风筒连接至回风顺槽抽放管路中,用低负压抽放,这样在上隅角处形成一个负压区,使隅角处瓦斯向抽放管流动,最后通过抽放管排到地面。由于上隅角硬质抽放管和软质风筒均采用吊挂环直接吊挂于顶板或帮网上,生产过程中每次割煤循环结束后,需由至少2名工人肩抬着硬质抽放管前移,这样的工作方式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由于硬质抽放管质量较大,工人肩抬着硬质抽放管前移的时候消耗体力大;
2、工人抬着硬质抽放管前移的时候容易受顶板垮落、片帮、伞檐的伤害,安全性不高;
3、硬质抽放管挂在帮网上的时候,由于帮网的承重能力有限,不易吊挂,且很难保证风筒平直,影响抽放效果;
4、随着硬质抽放管的前移,连接着的软质风筒会出现松弛、下坠,极易被吸进抽放管路。处理该问题时必须关闭抽放泵,暂停上隅角瓦斯抽放,极易造成上隅角瓦斯积聚。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煤矿专用综采工作面上隅角埋管自移系统。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该自移系统包括设置于工作面内的液压支架以及与液压支架相连的用于悬挂硬质抽放管的连接吊臂。
所述自移系统还包括张紧于工作面顶部的钢丝绳,钢丝绳上设置有用于连接软质风筒的吊挂环。
所述自移系统还包括设置于工作面内的液压单体以及张紧装置,张紧装置包括与液压单体相连的张紧转轮和锁止杆,锁止杆与张紧转轮圆周上的突起相配合,钢丝绳的一端与张紧转轮相连,另一端通过设置于工作面顶部的定滑轮与连接吊臂相连。
本实用新型所述综采工作面上隅角埋管自移系统利用液压支架的运动带动硬质抽放管以及软质风筒在工作面内进行移动,通过控制液压支架就可以实现上隅角埋管自移,有效地减轻了工人劳动强度、提高了安全性。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所述综采工作面上隅角埋管自移系统利用张紧装置张紧钢丝绳,防止软质风筒在硬质抽放管向前移动时发生下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张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张紧装置、2.液压单体、3.定滑轮、4.钢丝绳、5.吊挂环、6.连接吊臂、7.硬质抽放管、8.软质风筒、9.液压支架的侧护板、10.张紧转轮、11.锁止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1、图2以及图3,本实用新型所述自移系统包括设置于工作面内的液压支架以及与液压支架的侧护板9相连的用于悬挂硬质抽放管7的连接吊臂6,所述自移系统还包括张紧于工作面顶部的钢丝绳4,钢丝绳4上设置有用于连接软质风筒8的吊挂环5,所述自移系统还包括设置于工作面内的液压单体2以及张紧装置1,张紧装置1包括与液压单体2相连的张紧转轮10和锁止杆11,锁止杆11与张紧转轮圆周上的突起相配合,钢丝绳4的一端与张紧转轮10相连,另一端通过设置于工作面顶部的定滑轮3与连接吊臂6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陕煤黄陵矿业有限公司,未经陕西陕煤黄陵矿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7176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