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远程无线压力监护仪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73460.2 | 申请日: | 2012-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223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14 |
发明(设计)人: | 张涛涛;刘迅;阳专;汤小溪;张黔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新元素医疗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5/025 | 分类号: | A61B5/025;A61B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远程 无线 压力 监护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仪器,具体涉及一种远程无线压力监护仪。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的生活工作节奏越来越快,人们普遍感觉到压力的存在。但是压力看不见也摸不着,有时压力已经影响到人们的正常工作与学习,对人们的身心造成了伤害,但人们却察觉不到。很多压力大的人群基本不到医院去寻求帮助,而是采取忽视的做法。一方面是由于工作繁忙,很少有时间去医院检查,而且他们并不认为自己有病,只是单纯地认为自己有一点压力,不会影响到身心健康。另一方面,医院对压力方面的诊疗收费也十分高昂,大大超出一般人的承受能力。以上的情况导致了人们对于压力给自身生活带来的不良影响也只能放任自流,听之任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远程无线压力监护仪,使用日趋成熟的采集器技术、蓝牙通信技术、微处理器技术实现实时精确监测、存储和自动分析压力生理信号参数的目的,让使用者实时查看的同时也通过无线传输方式传输至具有无线接收功能的接收端,供远端的人们实时掌握。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远程无线压力监护仪,由采集器和主机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器内设置采集脉率和脉搏波信号的脉搏波传感器,所述主机包括信息采集模块、控制模块、无线传输模块、显示模块和电源模块;信息采集模块对所述采集器采集的信号进行处理,实时传输至控制模块,控制模块对接收的数据分析、存储后把数据实时传输至无线传输模块,无线传输模块把接收的数据传输至同样具有无线接收功能的接收端,所有数据都能通过显示模块供使用者查看,电源模块用以供电。
所述采集器与主机之间采用可插拔接头连接。
所述控制模块内设有嵌入式ARM微处理器。
所述无线传输模块内设有蓝牙通信装置。
所述显示模块内设有液晶显示器。
所述电源模块内设有具有充电管理功能的充电芯片和锂电池模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一种远程无线压力监护仪采集信息便捷准确,使用者足不出户就能获得以前在医院才能完成的压力监护,且远端人员可以实时掌握使用者的压力信息,既能为使用者掌握自身压力状况提供方便,又能实时提醒使用者缓解压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物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框架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和2所示,一种远程无线压力监护仪,由采集器2和主机1构成,所述采集器2内设置采集脉率和脉搏波信号的脉搏波传感器,所述主机1为腕表式,外壳的机械外形尺寸为50mm×50mm×22mm,包括信息采集模块、控制模块、无线传输模块、显示模块和电源模块;信息采集模块对所述采集器2采集的信号进行处理,实时传输至控制模块,控制模块对接收的数据分析、存储后把数据实时传输至无线传输模块,无线传输模块把接收的数据传输至同样具有无线接收功能的接收端,所有数据都能通过显示模块供使用者查看,电源模块用以供电。
所述采集器与主机之间采用可插拔接头连接,方便使用者佩戴。
所述采集器2内设置的脉搏波传感器为指套式,使用时套在手指上,主要采集脉率和脉搏波数据。探头的上壁固定了两个并列放置的发光二极管,发出波长为660nm的红光和940nm的红外光。下壁有一个光电检测器,将透射过手指动脉血管的红光和红外光转换成电信号。
所述信息采集模块把采集器2采集的脉率和脉搏波数据中的脉动成分分离出来,经过放大和滤波后,分别由模/数转换器转换成数字量,再可通过软件计算出脉率和脉搏波数据。
所述控制模块内设有嵌入式ARM微处理器。规格为32位ARMCortex-M3内核,主频为32MHz,带12位ADC,1MHz,8通道和12位,DAC,500KHz,2通道,带8输入选通和传感器输入选通,休眠状态下,待机电流只有20nA。嵌入式ARM微处理器自身有时钟芯片,只需增加一个纽扣电池就能准确记录使用者压力监护的时间和日期。
控制模块是整个远程无线压力监护仪的中心,负责压力监护信息的接收,分析,存储和传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新元素医疗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新元素医疗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7346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光学实验探究箱
- 下一篇:平面镜成像实验器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