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调圆周钢刷管件外表面去污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74346.1 | 申请日: | 2012-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626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06 |
发明(设计)人: | 刘均平;刘玉峰;刘玉丁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均平 |
主分类号: | B08B9/023 | 分类号: | B08B9/023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汇科专利商标事务所 13115 | 代理人: | 王琪 |
地址: | 051330 河北省石家庄***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调 圆周 钢刷管件 外表 去污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管道去污装置,特别是指一种可调圆周钢刷管件外表面去污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聚氨酯喷砂管道内管外表面进行缠绕外皮作业之前,需要对内管表面进行清理,通常采用的是采用钢丝刷手工操作,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着手工操作功效低,难于实现标准化作业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调圆周钢刷管件外表面去污装置,可以方便地对以筒形管件为主(特别是聚氨酯管件)的圆周外表面进行去污处理。
本实用新型的整体技术方案是:
可调圆周钢刷管件外表面去污装置,包括水平设置的工作台,装配于工作台下部的驱动源,设于工作台表面且由驱动源驱动转动的旋转机头;所述的旋转机头内腔中沿径向设置有刷毛体,旋转机头的一侧部同轴向间隔设有由直线驱动机构驱动、且沿轴向作往复直线运动的的工件进给机构。
可以显而易见的是,在实际情况中,处于安全考虑和连续作业的需要,可以在旋转机头的另一侧部同轴间隔设有管状或槽型的工件定向导管或导向槽。
本实用新型中具体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刷毛体应保证在旋转机头的内腔中径向延伸的长度可调并能够实现锁紧,可以包括但不局限于多种实现方式,其中优选且较为常见的结构设计是,刷毛体包括呈间隔分布于旋转机头腔壁、且沿径向设置的刷毛腔,设置于刷毛腔与旋转机头腔壁之间的锁紧构件,分布于刷毛腔中且一端部延伸于刷毛腔内端外侧的金属刷毛。
刷毛腔采用中空螺栓,刷毛腔与旋转机头腔壁为螺纹装配,锁紧构件为装配于刷毛腔上且与旋转机头腔壁顶压的螺母。
为实现对工件表面的快速清理,并提高操作的安全性。优选的结构设计是,旋转机头包括左旋转机头和右旋转机头,工作台上表面沿轴向固定有筒座,筒座轴向两侧分别转动配合有传动轮,该传动轮与驱动源的动力输出轮构成传动副,左旋转机头和右旋转机头分别沿轴向对称转动装配于筒座两侧的传动轮外表面。可以显而易见的是,旋转机头也可以采用单向旋转的机头,需要在较大的外力作用下防止工件随同刷毛的转动一并转动,因此并非优选的结构设计,但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实质。
为减小左右旋转机头对于工件表面因摩擦造成的作用力,优选的结构设计是,左旋转机头和右旋转机头的旋转同步且旋转方向相反。实现上述作用的结构较多,其中包括采用由同一电机驱动,且由传动机构通过换向实现上述功能,例如,交叉皮带、换向齿轮等等。其中较为优选的结构设计是,左旋转机头和右旋转机头中的一个通过驱动源正向驱动,另一个通过与驱动源的动力输出轮相连的交叉皮带反向驱动。
为满足在对于旋转机头腔壁内的污物进行清理,优选的结构设计是,旋转机头腔壁上开设有排污孔。
工件进给机构机构可以实现轮式小车与旋转机头之间同轴相悖或相向运动,可以包括齿轮齿条机构,链轮链条机构、丝杠进给机构等等。均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其中较为优选的是,工件进给机构包括装配于工作台上表面的导轨,滑动配合于导轨上的轮式小车;直线驱动机构为齿轮齿条机构,轮式小车由转动电机通过齿轮齿条机构带动沿轴向作往复直线运动,轮式小车沿轴向与旋转机头的相邻端装配有工件安装座,该工件安装座与旋转机头同轴设置。
所述的齿轮齿条传动机构包括装配于导轨之间且沿轴向设置的齿条,与齿条与组成传动副的齿轮,转动电机的输出轮与介轮组成传动副,齿轮与介轮同轴固定装配。
为较为准确的控制轮式小车在不同工位之间进行工作状态的切换,优选的结构设计是,所述的轮式小车上沿轴向间隔设有第一行程开关、第二行程开关。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工作的:
将旋转机头内的杂物清理干净,根据需要加工工件的管径,调整刷毛腔深入旋转机头内腔的长度并用锁紧构件锁紧,将圆管状工件一端插入工件安装座并固定,启动转动电机,轮式小车在齿轮的带动下沿齿条和导轨前行,圆管状工件伸入旋转机头内腔中,左旋转机头和右旋转机头同步转动且方向相反,对于圆管状工件的表面摩擦作用力因相互抵消而较小,第一行程开关和第二行程开关的作用是当工件处于不同的工位(加工工位和非加工工位)时,可以通过切断电源,使工件进给机构停止动作完成工位转换。
本实用新型所取得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技术进步在于:
1、本实用新型采用在旋转机头内腔中设置金属刷毛的结构,其技术构思简单巧妙,可有效实现对圆管状工件表面污物的快速清理。
2、工件进给机构的采用,使工件进给可以实现自动化控制,大大减少了操作人员的数量,降低了操作强度,同时便于实现连续作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均平,未经刘均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7434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低碳环保超轻LED显示屏
- 下一篇:组合式生物质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