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室内机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75107.8 | 申请日: | 2012-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475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20 |
发明(设计)人: | 苏玉海;王成;杜辉;冯汇远;岳耀标;旷文琦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3/20 | 分类号: | F24F13/20;F24F13/24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吴贵明;张永明 |
地址: | 51907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室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室内机。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的家用小型室内机(以风管室内机为例),从机组结构而言,如图1至图4所示,主要包括壳体10,壳体10内部固定设置有换热器20,换热器20的下方设置有接水盘30,换热器20的一侧设置有风机40,壳体10上设置有位于换热器20两侧的回风口11和出风口12。从气流组织的方式来说,主要有如下几种形式:
侧送下回,如图1和图2所示,室内机的回风口11设计在室内机机组下部,室内机的出风口12设计在室内机机组侧面,回风、出风均能接风管或软连接,形成侧送下回的气流组织回路。
侧送后回,或者侧送下回,如图3和图4所示,室内机的回风口11设计在室内机机组后部,室内机的出风口12设计在室内机机组侧面,回风通过风管连接到机组后部、出风可接风管或软连接,形成侧送后回的气流组织回路,或者出风可接风管或软连接向下拐,形成侧送下回的形式。
从以上的室内机结构、气流组织方式可以看出,目前业界的家用小型室内机结构虽然形式多样,但是对于实际的安装使用来说,形式是单一的,机组的出风口12都设置在壳体的侧面,而实际使用过程中,一般都需要出风方向向下,这样就需要安装风管,造成安装麻烦,而且,由于风管的存在,造成制热舒适性差。而且现有技术中,一般室内机风量大也带来了噪声大的问题,即风噪比相对较差,在风量和噪声之间没有一种较好的优化方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向下出风且提高风噪比的室内机,以解决室内机侧面出风制热舒适性差,以及风噪比相对较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室内机,包括壳体,壳体内部固定设置风机,风机的进风侧设置有换热器,壳体上设置有分别位于换热器两侧的回风口和出风口,回风口设置在壳体的后侧面上、或者上侧面上或者同时设置在壳体的后侧面和上侧面上,风机为贯流风机,贯流风机的扩压部朝向下方设置;贯流风机包括相互配合设置的贯流风轮和蜗壳,蜗壳配合设置在壳体内部;蜗壳包括形成扩压部第一侧面的前蜗壳和形成扩压部第二侧面的后蜗壳,贯流风轮的边缘距离前蜗壳的最小间隙为δ1,其中3mm≤δ1≤13mm,贯流风轮的边缘距离后蜗壳的最小间隙为δ2,其中3mm≤δ2≤15mm。
进一步地,5mm≤δ1≤8mm;4mm≤δ2≤9mm。
进一步地,贯流风机的进气角为α,其中,120°≤α≤250°;贯流风机的出气角为β,其中,110°≤β≤240°,且α+β≤360°。
进一步地,160°≤α≤190°;170°≤β≤200°。
进一步地,换热器的下方设置有接水盘,接水盘与壳体之间设置有隔热填充物;蜗壳与壳体之间设置有隔热填充物。
进一步地,扩压部的外轮廓线与壳体的下侧面之间呈夹角φ,其中,30°≤φ≤170°。
进一步地,50°≤φ≤150°。
进一步地,后蜗壳离贯流风轮的最近点与贯流风轮的圆心的连线与水平线的夹角为ω,其中,40°≤ω≤120°。
进一步地,60°≤ω≤100°。
进一步地,贯流风轮的圆心到壳体的下侧面上的出风口竖直距离为L,其中,60mm≤L≤180mm。
进一步地,98mm≤L≤140mm。
进一步地,前蜗壳与后蜗壳之间的夹角向出风侧张开,形成扩压部的扩压角γ,其中,10°≤γ≤40°。
进一步地,18°≤γ≤28°。
进一步地,出风口设置在壳体的下侧面上;回风口包括设置在壳体后侧面上的后回风口和设置在壳体的上侧面的上回风口;室内机还包括设置在壳体上的回风盖板,回风盖板具有盖住上回风口使得室内机从后回风口回风的第一位置;和盖住后回风口使得室内机从上回风口回风的第二位置;以及打开使室内机从上回风口和后回风口同时回风的第三位置。
进一步地,换热器与风机之间设置有电加热装置。
进一步地,室内机为风管室内机。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室内机,通过将风机的扩压部朝向下方设置,从而可以将出风口设置在壳体的下侧面上,使室内机的出风方向直接向下,有效地解决了普通室内机需要安装风管才能使出风方向向下的问题,而且提高了出风效率和制热的舒适性;并且通过对风机的贯流风轮的边缘相对前蜗壳和后蜗壳的最小间隙分别优化,从而能够有效地提高出风量,降低噪音,提高风噪比,进而提高室内机的效率和舒适性。而且回风口具有多种设置方式,从而满足不同情况下的回风需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7510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全地形单连杆辅助救援机器人
- 下一篇:一种仿竹结构的仿生吸能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