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导线的换位推指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75689.X | 申请日: | 2012-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391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发明(设计)人: | 曹永义;武强;郁晓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锡洲电磁线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13/00 | 分类号: | H01B13/00 |
代理公司: | 无锡盛阳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27 | 代理人: | 顾朝瑞 |
地址: | 214028 江苏省无锡***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导线 换位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换位导线生产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导线的换位推指结构。
背景技术
换位推指是导线换位设备的关键装置,在导线换位设备中,换位推指与挡指成对出现,共同推动换位导线的绝缘扁线沿宽面作水平移动换位,图1中,上推指12与下推指14分别安装于水平驱动机构(图1中未表达),上挡指13与下挡指15分别从上部和下部对换位导线16进行水平端部的限位,现有的推指结构其包括推指座1和推头2,推头2下部固定有螺柱9,见图2和图3,推指座1开有竖向螺纹通孔,螺柱9在该螺纹通孔内与推指座1螺纹连接并通过螺母10固定,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按照换位导线中单根漆包扁线的窄边尺寸来调节推头露出推指座表面的高度,其缺点在于:推指座在导线换位设备中的竖向安装空间狭小,工人调节推头的操作难度大;由于推头螺纹安装于推指座内,长期使用后连接螺纹易磨损导致无法进行推头的有效调节,而同样受到推指结构安装空间的限制,也导致整个推指结构的维修更换困难;另外,目前市场上生产的换位导线的漆包扁线根数越来越多,这就要求换位导线的S弯以及换位节距越来越小,而现结构中的推头结构较大,其圆形推头的直径D一般为18mm,无法满足小S弯、小换位节距的换位导线的加工生产;而目前市场上对于大规格的换位导线需求越来越大,而加工大规格换位导线所需的漆包扁线宽边尺寸较大,由于现有的换位推指结构中其用于支承换位导线宽边的推指座导线托11较短,因而无法可靠支承大规格换位导线进行换位操作,影响产品质量。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导线的换位推指结构,其能解决现有推指结构存在的受安装空间影响不易调节和不易维修更换的问题,并能满足小S弯、小换位节距换位导线的生产,适应目前大宽边尺寸换位导线的可靠生产。
其技术方案是这样的,其包括推指座与推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指座开有竖向通孔,所述推头下部固定有导杆,所述导杆穿过所述竖向通孔,所述导杆上安装有齿条,所述推指座内安装有调节齿轮,所述调节齿轮与所述齿条齿型啮合连接。
其进一步特征在于:
所述调节齿轮的齿轮轴从背面垂直伸入所述推指座,所述调节齿轮安装于所述齿轮轴,所述齿轮轴的外端部安装有调节手柄;
所述推头为圆形,其直径D为10mm~15mm;
所述推指座的导线托长度L为15mm ~20mm。
与现有导线推指结构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其通过调节齿轮与推头导杆上的齿条的啮合传动来调节推头露出推指座表面高度,而调节齿轮的齿轮轴是从推指座的背面垂直伸入推指座,其使用时不会受到换位推指结构竖向安装空间较小的影响,只需要转动推指座背面的调节齿轮手柄使得调节齿轮同时转动,既而推动导杆以及推头上开移动,实现推头的高度调节;而推头采用小圆型结构,其减小了推头与导线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了换位时导线对推头的冲击力,能够满足小S弯、小换位节距的换位导线的生产;此外,其增大了推指座上导线托的长度,对于大尺寸漆包扁线的换位操作,其能够支承整个换位导线中漆包扁线的宽边,保证换位导线的生产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导线换位设备中的换位推指使用原理示意图;
图2为现有导线换位推指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现有导线换位推指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导线换位推指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导线换位推指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见图4和图5,本实用新型导线换位推指结构包括推指座1与推头2,推指座1开有竖向通孔,推头2下部固定有导杆3,导杆3穿过竖向通孔,导杆1上安装有齿条4,推指座1内安装有调节齿轮5,调节齿轮5与齿条4齿型啮合连接,调节齿轮5的齿轮轴6从背面垂直伸入推指座1,调节齿轮5安装于齿轮轴6,齿轮轴6的外端部安装有调节手柄8。推头2为圆形,其直径D为10mm~15mm;推指座1的导线托7长度L为15mm ~2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锡洲电磁线有限公司,未经无锡锡洲电磁线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7568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配线管与动力转向管安装构造
- 下一篇:中间饰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