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二代身份证指纹二维码智能特种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76451.9 | 申请日: | 2012-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708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0 |
发明(设计)人: | 傅曦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竞达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17/00 | 分类号: | G06K17/00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方峥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芜湖市弋江区***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二代 身份证 指纹 二维码 智能 特种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特种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二代身份证指纹二维码智能特种设备。
背景技术
2011年10月29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中,通过了居民身份证法修正案草案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在身份证登记项目中增加指纹信息。这项修改,可以有效防范冒用他人身份证、伪造变造居民身份证等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而目前市场上的警务通产品均没有同时内置指纹识读模块和二代身份证读取模块,所以我们推出的新产品实属具有极大前瞻性的创新型产品。
采用非接触式IC卡技术的二代证,技术含量高,解决了第一代身份证存在的信息量小、易伪造、不易辨别等多项难以克服的问题。二代证相对于一代证来说,最显著的特点是同时具有视读和机读两种功能。也就是说二代证可以实现个人身份信息的交流,身份证卡内的专用IC卡芯片可通过机器阅读进行信息的安全确认,满足信息的交换需要,实现人口信息的数字化、网络化管理。由此可见,在二代证的使用中将包括身份证卡、阅读器和应用软件三大部分组成。
随着二代证发放面的展开,除了公安系统内所需配置的各类台式和手持的阅读器外,机场、银行、宾馆等各种公共场所对阅读器也有旺盛的需求,整个市场将大得令人难以置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二代身份证指纹二维码智能特种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警用智能识别设备功能简单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二代身份证指纹二维码智能特种设备,包括有外壳,其特征在于:外壳内设置有由嵌入式主板构成的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的输入端上分别接入有二代身份证识读器、指纹模块、二维码模块、3G通讯模块,控制单元的输出端上接入有安装在外壳壳壁上的液晶显示器。
所述的二代身份证指纹二维码智能特种设备,其特征在于:外壳上设置有手带。
本实用新型可同时识别二代身份证、指纹和二维码,大大扩展了警用智能识别设备的功能,同时识别信息可以通过液晶显示器进行显示,嵌入式主板构成的控制单元还可以提供外设扩展接口,大大方便了使用,也方便了日后功能扩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二代身份证指纹二维码智能特种设备,包括有外壳,外壳内设置有由嵌入式主板构成的控制单元,控制单元的输入端上分别接入有二代身份证识读器、指纹模块、二维码模块、3G通讯模块,控制单元的输出端上接入有安装在外壳壳壁上的液晶显示器。外壳上还设置有手带。
本实用新型主要包括嵌入式主板构成的控制单元、二代身份证识读器(带公安部认证的二代身份证安全处理单元)、指纹模块、二维码模块和3G通讯模块。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单机)脱机式身份证核验,IC智能卡的第二代身份证检验设备,它将公民身份证阅读器与超微电脑主板高度集成,配以彩色液晶显示器,将身份证内的事实信息可以实时机读核对。它采用国际上先进的TypeB非接触IC卡阅读技术,通过内嵌的专用身份证安全控制模块(SAM)以无线传输方式与第二代居民身份证内的专用芯片进行安全核验认证后,将芯片内的个人信息资料解读和对应输出,同时显示公民身份个人信息,包括文字、数据个人相片、显示或提示在彩色液晶屏上,能通过自带网络接口与人口、身份证等数据库进行远程数据交换,进行身份核验“人证同一性”认定。还可以下载国内重要人员名单,用于网上追逃,重点人员布控等;提高了防伪性能,不仅可有效防止伪造、变造、制发过程中的内部违法行为。
同时,本实用新型还带有指纹模块、二维码模块、3G通讯模块。能够扫描录入各种二维码信息(如火车票二维码)和录入指纹信息,并通过3G网络之间和后台服务器端进行实时在线的关键信息查询,是高铁流动检票,流动人口管理,社区人口普查等重点应用的必备装备。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它是连接身份证卡和应用程序的中间桥梁,所以可以扫描二代身份证、指纹及二维码。而且本实用新型专利注重细节:因整机重量较重,配有手带,防止失手摔落;摄像头、Mic在设备顶端,方便手持时对前方进行拍照、录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竞达电子有限公司,未经芜湖竞达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7645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SIM卡和一种手机
- 下一篇:一种适用于电气装置的自动检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