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降低酒精溢出可能性的火罐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76486.2 | 申请日: | 2012-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404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20 |
发明(设计)人: | 臧鸿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臧鸿飞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博一专利事务所 35213 | 代理人: | 方传榜 |
地址: | 361006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降低 酒精 溢出 可能性 火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火罐,尤其是一种降低酒精溢出可能性的火罐。
背景技术
“拔火罐”是我国民间流传的一种独特的治病方法,它是借助热力排除罐中的空气,利用负压使其吸附于皮肤,造成瘀血现象的治疗方法。这种方法具有驱寒祛湿、疏通经络、行气活血、消肿止痛、拔毒泄热、调节阴阳平衡、去除疲劳、增强体质等功能。
现有的火罐为了更好的发挥火罐的功能,在火罐外表面的底面烧有酒精,以增强热气,促进血液循环、加强新陈代谢。但由于火罐外表面的底面一般都比较浅,底沿过于光滑,倒入的酒精极易从底沿溢出,而且酒精在烧的过程中有可能从底沿滑落,造成对人体皮肤的灼伤。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降低酒精溢出可能性的火罐,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酒精会经底沿滑落,造成对人体皮肤的灼伤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降低酒精溢出可能性的火罐,包括罐体,该罐体包括罐口、与罐口相对立的外底面、外侧面以及连接外侧面和外底面的底沿,所述外侧面和所述外底面涂覆有釉层,该外侧面与该外底面之间形成隔离带。
上述罐体的内表面涂覆有釉层。
上述底沿设有防止酒精溢出的凸环。
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结构和方法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外侧面与外底面之间形成隔离带,避免底沿过于光滑,导致酒精在烧的过程中从底沿位置滑落,造成对人体皮肤的灼伤。
2.隔离带可设置为罐体未涂覆釉层的底沿,不但省去底沿处涂覆釉层的工序,还可节约材料。
3. 罐体的内表面涂覆有釉层,可减少火对罐体的损害和药油对罐体的腐蚀,保护罐体。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中的一种降低酒精溢出可能性的火罐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方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二中的一种降低酒精溢出可能性的火罐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降低酒精溢出可能性的火罐,包括罐体1,罐体1包括罐口2、与罐口2相对立的外底面3、外侧面4以及连接外侧面4和外底面3的底沿5,外侧面4和外底面3涂覆有釉层6,外侧面4与外底面3之间形成隔离带。外侧面4与外底面之间形成隔离带,防止酒精从底沿5位置滑落的。隔离带为罐体1未涂覆釉层6的底沿5,由于未涂覆釉层的底沿5较为粗糙,可阻止酒精由底沿5滑下。隔离带设为罐体1未涂覆釉层6的底沿5,还可省去底沿5处涂覆釉层6的繁琐工序,节约材料。
如图2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还可在罐体1的内表面涂覆有釉层6。可减少火对罐体1的损害和药油对罐体1的腐蚀,保护罐体1。
实施例二
如图3所示,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区别仅在于实施一中的隔离带为设置于底沿5的凸环7,以阻止酒精在烧的过程经底沿5滑落,造成对人体皮肤的灼伤。
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行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臧鸿飞,未经臧鸿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7648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次性正压式多用灌洗器
- 下一篇:一种灭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