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油浆蒸汽发生器换热器管束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77903.5 | 申请日: | 2012-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362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发明(设计)人: | 王凯;叶世富;韩兰生;石伟;章新安;李太明;闫涛;余力;秦彦晰;郭海;程建明;龙秀兰;居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鼎邦换热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F1/00 | 分类号: | F28F1/00;F28F9/013;F28F9/26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 32104 | 代理人: | 曹祖良 |
地址: | 214104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蒸汽 发生器 换热器 管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油浆蒸汽发生器换热器管束,属于化工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油浆蒸汽发生器换热器是石油炼化企业催化裂化装置中的关键设备之一。传统的油浆蒸汽发生器换热器是根据GB151标准设计制造的,由于GB151标准中对于管板的剖口及与换热管连接形式规定较为笼统,适用范围广,对于中压高温且管壳程温差较大的油浆蒸汽发生器的管束没有规定特殊的要求。此类设备在投入使用后,在一年之内,有的仅三个月左右就发生管板开裂,裂纹成放射状、无规则,导致管壳程串通,蒸汽和油互相混入。管束开裂主要是因为管束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着焊接应力与温差应力,当焊接应力与温差应力叠加超过了管束材质的许用应力时,就会造成管束开裂。管束从最初的微裂纹开始,逐步扩大,直至穿透性开裂。虽经抽出管束对开裂进行补焊试压,但裂纹无法根除,补焊只能将表面堵死,内部裂纹仍存在。在投入运行后很短时间又再次裂开,同时会有新的裂纹产生。几次补焊后管束只能报废,造成生产停滞,影响到了企业的正常运转,对企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之处,从而提供一种油浆蒸汽发生器换热器管束,提高了换热管和管板的连接强度,又有效的消除了焊接部位的焊接应力,极大的提高了焊接部位的抗疲劳强度和抗热应力能力,可以防止管束开裂,提高管束使用寿命,使油浆蒸汽发生器换热器安全连续运行,降低维修次数,最终提高生产效益。
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油浆蒸汽发生器换热器管束包括管板和换热管,其特征是:所述管板内设有贯通的管孔,管板端部设有球形剖口。所述换热管安装在管孔中,换热管与管板在球形剖口处焊接连接。
所述球形剖口弧面所在圆的直径小于等于换热管壁厚,大于换热管壁厚的0.7倍。
本实用新型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紧凑,合理;确保管板和换热管全焊透,有效的减少了焊接部位的焊接应力;极大的提高了焊接部位的抗疲劳强度和抗热应力能力;提高了管束使用寿命,使油浆蒸汽发生器换热器安全连续运行;降低维修次数,最终提高生产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管板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管板、2-换热管、3-球形剖口、4-管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本实用新型将结合附图中的实施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主要包括管板1和换热管2。
所述管板1内设有贯通的管孔4,管板1端部设有球形剖口3。所述换热管2安装在管孔4中,换热管2与管板1在球形剖口3处焊接连接。
焊接连接前预热,预热温度为150℃-200℃之间。采用自动焊,低速多道连续焊,焊接全过程保持温度150℃-200℃之间,焊接完成后进行两次热处理。第一次热处理温度升温速度为50℃/h,升温至660±10℃,进行保温2-4小时,然后降温到400℃,降温速度为20℃-50℃/h。降温完成后进行二次升温至660±10℃,保温2-4小时后降温到400℃,降温速度为20-40℃/h。二次降温后管束自然冷却至室温。
所述球形剖口3弧面所在圆的直径小于等于换热管2壁厚,大于换热管2壁厚的0.7倍。
本实用新型既提高了换热管2和管板1的焊接质量和连接强度,又有效的减少了焊接部位的焊后应力,极大的提高了焊接部位的抗疲劳强度和抗热应力能力,可以防止管束开裂,提高管束使用寿命,使油浆蒸汽发生器换热器安全连续运行,降低维修次数,最终提高生产效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鼎邦换热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无锡鼎邦换热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7790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用塞规
- 下一篇:铜管壳乙二醇水溶液热管及换热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