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固定式扩鼻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77947.8 | 申请日: | 2012-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016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0 |
发明(设计)人: | 安月勇;张同良;梁秀芬;李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月勇 |
主分类号: | A61B17/02 | 分类号: | A61B17/02;A61M2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52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固定 式扩鼻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设备,具体涉及一种能够自动固定在鼻腔内的可固定式扩鼻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当人的鼻腔或鼻旁窦患上各种疾病时,医生常常利用扩鼻器将病人的鼻腔张开,进行观察或手术,这种扩鼻器由两根活动交叉固定在一起的支杆构成,两根支杆在固定点的一侧形成一个供手握的把手,在另一侧形成一个可伸入鼻前庭的扩张端,使用时将扩张端插入病人鼻腔,再操作把手来控制扩张端的张开程度,这种使用方式使得医生只能腾出一只手来进行其它操作,非常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扩鼻器结构太大需要占用一手操作而导致手术不方便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够独立对病人鼻腔进行扩张,无需手持的可固定式扩鼻器。具体方案如下:一种可固定式扩鼻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两片扩张片,两片扩张片的一端固定在一起,另一端分别设置有一个相对外凸的弧形片,其中弧形片的形状与鼻前庭内部形状相适应,所述扩张片的中部设置有撑开扩张片的扩张装置。
为方便调整两个扩张片之间的张开角度:所述扩张装置包括设置在其中一个扩张片上的螺孔,在螺孔上安装有调节螺杆,调节螺杆位于螺孔内的一端与另一个扩张片接触,位于螺孔外的一端为控制调节螺杆进出距离的调节端。
为减少扩张片之间的调整距离:两个扩张片固定后形成的角度为锐角。
为减少固定器的自重:所述弧形片的长度为扩张片长度的1/3~1/5。
为方便观察向鼻前庭内插入扩鼻器,所述弧形片包括插入鼻前庭的扩张端和与扩张片连接的延长端,其中扩张端两端的宽度小于中间的宽度。
本实用新型利用带有扩张装置的可固定式扩鼻器,实现既扩张了鼻腔又不需要手持的目的,为医护人员的后续操作提供了方便。本实用新型通过减轻扩鼻器的重量和两端小中间大的结构保证了扩张端能够稳定在鼻腔内。采用调节螺杆方式的扩张装置,调节距离易 控且灵活。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图1的右视图;
图3图1的立体示意图。
附图中标号说明:1-扩张片、2-弧形片、201-扩张端、202-延长端、3-扩张装置、301-螺孔、302-调节螺杆、303-调节端。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可固定式扩鼻器,包括两片扩张片1,两片扩张片1的一端固定在一起,另一端分别设置有一个相对外凸的弧形片2,其中弧形片2的形状与鼻前庭的内部形状一致,在扩张片1的中部设置有撑开扩张片1的扩张装置3。本实用新型中扩张片1可以采用不锈钢或高强度塑料材质制作,在保证强度的前提下尽量减少自身的重量。两个扩张片1固定后形成的角度为锐角。即通过控制两个扩张片1之间的角度,将前端的弧形片2插入鼻前庭,再通过调整扩张装置3,使扩鼻器能够利用弧形片2将鼻腔撑开,同时由于弧形片2与鼻前庭的形状相一致,而鼻孔小于鼻前庭,因此可以在扩大鼻前庭的同时,起到固定扩鼻器的作用,避免扩鼻器脱落。具体的扩张装置只要能够调节扩张片1张开角度的装置都可以,如控制弹簧弹力的大小来实现角度的大小,或利用设置在扩张片上的滑动按钮,来控制安装在两个扩张片之间的滑块的位置,从而控制角度的大小。本实用新型的扩张装置3采用调节螺杆的方式,即在其中一个扩张片1上设置一个螺孔301,在螺孔301上安装调节螺杆302,位于螺孔301内的调节螺杆302的一端与另一个扩张片接触,位于螺孔301外的另一端向外延伸形成调节端303。通过调节端303可以控制调节螺杆302旋进或旋出的距离,从而控制两个扩张片1之间的角度。本实用新型的弧形片2包括插入鼻前庭的扩张端201和与扩张片1连接的延长端202,其中扩张端201两端的宽度小于中间的宽度。为了避免扩张片自重过大,本实用新型将扩张片1与弧形片2的长度比限制为3∶1~5∶1。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利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提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 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方案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月勇,未经安月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7794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光波导、光传输模块及电子设备
- 下一篇:记录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