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废旧轮胎粉料双螺旋推进脱硫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78233.9 | 申请日: | 2012-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974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24 |
发明(设计)人: | 李勇;彭文峰;刘东方;付兆刚;解培训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勇 |
主分类号: | B65G33/18 | 分类号: | B65G33/18;B65G33/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15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废旧 轮胎 双螺旋 推进 脱硫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废旧轮胎粉料脱硫装置,直接涉及废旧轮胎粉料常压连续螺旋推进脱硫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废旧轮胎回收加工行业存在两种常压连续螺旋推进脱硫设备,一种是用液压系统进行螺旋轴向定位,另一种是用感应测速系统进行螺旋轴向定位。常压连续螺旋推进脱硫设备 代替传统的动态脱硫罐已被广泛采用,该设备与传统的动态脱硫罐相比,具有无废水、废气排放、节约能源等优点。然而用液压系统进行螺旋轴向定位的设备具有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控制精度低、维修困难的缺点。用感应测速系统进行螺旋轴向定位的设备,难以保证双螺旋叶片间相对位置的精确定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种改进的废旧轮胎粉料双螺旋推进脱硫装置,它既能解决液压系统进行螺旋轴向定位的设备存在的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控制精度低、维修困难的问题,又能解决感应测速系统进行螺旋轴向定位的设备难以保证双螺旋叶片间相对位置的精确定位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废旧轮胎粉料双螺旋推进脱硫装置,具有机筒1,机筒1内并列设置左旋螺旋结构2、右旋螺旋结构3,其特征是:在左旋螺旋结构2、右旋螺旋结构3输出端设置三只感应触点7、8、9,其中前感应触点7、后感应触点8固定在左旋螺旋结构2的轴上,基准感应触点9固定在右旋螺旋结构3的轴上,在机筒1上与三只感应触点对应位置设置三只接近开关,两台变频电机各自连接左旋螺旋结构2和右旋螺旋结构3,PLC连接两台变频电机。
本实用新型用 PLC及变频器控制两台变频电机带动左旋螺旋结构和右旋螺旋结构逆向交替不等速旋转,双螺旋推动粉料前移,通过两螺旋差速转动,在粉料输送的过程中相互清除粘附在螺旋轴及叶片上的粉料。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双螺旋对滚部分的主视图,图2是图1中左旋螺旋结构的轴部分的左视图,图3是图1中右旋螺旋结构的轴部分的左视图。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种废旧轮胎粉料双螺旋推进脱硫装置中双螺旋对滚部分的主视位置的结构原理,图2示出了图1所示左旋螺旋结构的轴部分左视位置的结构,图3示出了图1所示右旋螺旋结构的轴部分左视位置的结构。用 PLC及变频器控制两台变频电机带动左旋螺旋结构2和右旋螺旋结构3逆向交替不等速旋转,双螺旋推动粉料前移,两螺旋叶片外缘距相对螺旋轴外缘3至5毫米。前感应触点7和后感应触点8固定在左旋螺旋结构2的轴上,基准感应触点9固定在右旋螺旋结构3的轴上,感应触点和左右螺旋一起转动,前感应触点7和右旋螺旋结构3的叶片前侧面位置相对应,后感应触点8和右旋螺旋结构3的叶片后侧面位置相对应,基准感应触点9和左旋螺旋结构2的叶片中间位置相对应,前接近开关4与前感应触点7的旋转平面相对应,后接近开关5与后感应触点8的旋转平面相对应,基准接近开关6与基准感应触点9旋转平面相对应,当随螺旋转动的触点靠近接近开关时,接近开关导通,前接近开关4和基准接近开关6同时导通时,既左旋螺旋结构2的叶片前侧逐渐接近右旋螺旋结构3的叶片后侧,PLC通过变频器控制左旋螺旋结构2的转速慢于右旋螺旋结构3的转速,左旋螺旋结构2的叶片前侧开始逐渐远离右旋螺旋结构3的叶片后侧,当左旋螺旋2结构的叶片后侧逐渐接接近右旋螺旋结构3的叶片前侧时,后接近开关5和基准接近开关6同时导通,左旋螺旋结构2的转速开始快于右旋螺旋结构3的转速,左旋螺旋结构2的叶片后侧又逐渐远离右旋螺旋结构3的叶片前侧,通过控制两只螺旋交替变速,交叉叶片相互清除粘附在螺旋轴及叶片上的粉料,实现螺旋叶片的自清式输送粉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勇,未经李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7823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