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箱梁内模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78462.0 | 申请日: | 2012-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424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20 |
发明(设计)人: | 陈道林;薛泽民;周秋来;于善毅;张民栓;于启利;刘国杰;李世安;王传任;樊立志;杨志;万刚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三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B7/00 | 分类号: | B28B7/00 |
代理公司: | 太原科卫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4100 | 代理人: | 朱源 |
地址: | 030001 ***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箱梁内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用模板,具体是一种箱梁内模。
背景技术
目前,建筑工程中所用的箱梁内模是采用单箱结构,在箱内周围设有隔板,但在内模拆除过程中,由于箱内高度的限制,要将内模全部拆成小块,解体后才能从梁体内移出,费时费力,同时也降低了工作效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便于组装和拆卸的箱梁内模。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箱梁内模,包括平直顶模,平直底模,左支撑板,右支撑板,纵向截面呈“C”形左内模,与左内模相对称的右内模,所述的左内模是由左上倒角模和左下倒角模组成的,右内模是由右上倒角模和右下倒角模组成的,所述的左上倒角模底端铰接于左下倒角模顶端,左支撑板的上下两端分别螺栓连接于左上倒角模和左下倒角模的内侧壁上,左上倒角模和左下倒角模的侧壁所在的直线平行于左支撑板;右上倒角模底端铰接于右下倒角模顶端,右支撑板的上下两端分别螺栓连接于右上倒角模和右下倒角模的内侧壁上,右上倒角模和右下倒角模的侧壁所在的直线平行于右支撑板;所述的平直顶模的左右两端分别螺栓连接于左上倒角模和右上倒角模内壁顶面,平直底模的左右两端分别搭设于左下倒角模和右下倒角模内壁底面。
浇筑混凝土箱梁之前,搭设箱梁内模和箱梁外模,混凝土定型之后,拆除箱梁内模和箱梁外模。在拆除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箱梁内模时,抽出平直底模,拆除平直顶模、左支撑板、右支撑板上的螺栓,左上倒角模、右上倒角模均向内、向下折叠,减小左上倒角模、右上倒角模的高度,然后使用卷扬机将左内模和右内模移出,即可实现箱梁的快速脱模。
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装卸非常方便、快捷,省时省力,不仅缩短了工期,同时也为生产企业增加收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箱梁内模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平直顶模,2-平直底模,3-左上倒角模,4-右上倒角模,5-左下倒角模,6-右下倒角模,7-左支撑板,8-右支撑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箱梁内模,包括平直顶模1,平直底模2,左支撑板7,右支撑板8,纵向截面呈“C”形左内模,与左内模相对称的右内模,所述的左内模是由左上倒角模3和左下倒角模5组成的,右内模是由右上倒角模4和右下倒角模6组成的,所述的左上倒角模3底端铰接于左下倒角模5顶端,左支撑板7的上下两端分别螺栓连接于左上倒角模3和左下倒角模5的内侧壁上,左上倒角模3和左下倒角模5的侧壁所在的直线平行于左支撑板7;右上倒角模4底端铰接于右下倒角模6顶端,右支撑板8的上下两端分别螺栓连接于右上倒角模4和右下倒角模6的内侧壁上,右上倒角模4和右下倒角模6的侧壁所在的直线平行于右支撑板8;所述的平直顶模1的左右两端分别螺栓连接于左上倒角模3和右上倒角模4内壁顶面,平直底模2的左右两端分别搭设于左下倒角模5和右下倒角模6内壁底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三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三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7846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电梯轿厢照明设备
- 下一篇:矿井提升机径向齿块式调绳离合器闭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