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充电式高压感应取电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78830.1 | 申请日: | 2012-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406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发明(设计)人: | 应展烽;郭昊坤;冯凯;万萌;王万纯;冯懿;王浩;吴军基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J17/00 | 分类号: | H02J17/00;H02J7/02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朱显国 |
地址: | 21009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充电式 高压 感应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工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可充电式高压感应取电装置。
背景技术
智能电网的发展要求在高压输电线路上,添加用于监测的辅助装置来提高输变电的状态监测能力,这些辅助装置长期处于高压环境中,安装位置也较为苛刻,电源提供不易。目前,辅助装置常用的供电方式有太阳能电池和感应取电电源两种。太阳能电池成本高、体积大、安装位置受限、功率不稳定、使用不方便。感应取电电源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和磁饱和技术,通过电流互感器(CT)感应高压侧的电流来获取电能,相比太阳能电池,感应取电电源具有成本低、体积小、安装灵活、输出稳定的优势,但磁饱和技术导致CT的交流输出存在较高的电压尖峰,电压尖峰会损毁电源内部器件;且当输电线路断电或电压不足等情况时不能得到稳定电流,从而导致装置不能正常运行。
申请号为201010134788.7,名称为“用于高压输电线路上的感应取电装置”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设计了电压尖峰泄放电路。泄放电路通过功率管和泄放电阻构成,当CT输出电压过高时,功率管导通,泄放电阻将尖峰能量吸收转换为热能耗散掉。然而,该方法在实用中存在问题:输电线路可能由于负荷紧张而需要过载运行,虽然在设计电路时给电流留有一定裕量,但过载电流一旦超过规定的最大电流,CT电源会出现保护电路损毁故障,以致烧毁后方负载,造成巨额经济损失。
申请号为201110331191.6,名称为“从高压侧感应取电的电源装置” 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设计了带智能保护功能的CT电源。该方法解决了过载电流超过规定最大电流时所造成的危害,但当输电线路断电或电压不足等情况时不能得到稳定电流,从而导致装置不能正常运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实现非接触方式从高压侧感应取电,且实现了与可充电的锂电池配合供电,在断电或电压不足的情况下仍能保证监测设备的正常运行,使负载得到安全稳定不间断的电能的可充电式高压感应取电装置。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为:
一种可充电式高压感应取电装置,包括取电模块、电能调理模块、智能保护模块和锂电池充电管理电路;取电模块、电能调理模块、智能保护模块和锂电池充电管理电路串联连接。
所述取电模块包括一次母线、电流互感器磁芯、二次线圈、取样电阻、单刀双掷继电器;所述一次母线穿过所述电流互感器磁芯;所述二次线圈绕在所述电流互感器磁芯上,并与所述取样电阻并联,再与所述单刀双掷继电器串联;
所述电能调理模块含整流电路、尖端泄放电路、纹波滤除电容、稳压电路,各电路之间依次串联连接;尖端泄放电路中,稳压管与稳压管限流电阻串联后与整流桥的直流输出并联,其中间并联另一个限流电阻,该限流电阻与功率管门极相连,以控制功率管导通或关断的电压;纹波滤除电容与尖端泄放电路并联连接;
所述智能保护电路包括单片机、射频模块和超级电容;射频模块与所述单片机的异步串行通信管脚连接;超级电容并联在单片机的供电端;
所述锂电池充电管理电路包括锂电池充电管理芯片和单节可充电锂电池;所述单节可充电锂电池与所述锂电池充电管理芯片的电源管脚连接。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
本实用新型不仅能有效的保护电源装置及后方负载不被烧毁,还能通过射频装置对电源运行进行实时监控,更能在断电或电压不足的情况下保证监测设备的正常运行,保证了对外部负载提供电能的安全性及稳定性。本实用新型应用前景良好,可带来较高的经济效益。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是可充电式高压感应取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电能调理电路的具体电路图。
图3是锂电池充电管理电路的具体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一种可充电式高压感应取电装置,包括取电模块1、电能调理模块2、智能保护模块3和锂电池充电管理电路4;取电模块1、电能调理模块2、智能保护模块3和锂电池充电管理电路4串联连接。
所述取电模块1包括一次母线11、电流互感器磁芯12、二次线圈13、取样电阻14、单刀双掷继电器15;所述一次母线11穿过所述电流互感器磁芯12;所述二次线圈13绕在所述电流互感器磁芯12上,并与所述取样电阻14并联,再与所述单刀双掷继电器15串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理工大学,未经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7883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配重的多钻头钻孔设备
- 下一篇:一种饲料破碎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