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测量气动参数的固定式测量耙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79433.6 | 申请日: | 2012-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937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13 |
发明(设计)人: | 周宏奎;朱帆;侯乃先;佘云峰;徐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航商用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5/00 | 分类号: | G01M15/00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方亮 |
地址: | 201109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测量 气动 参数 固定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进气畸变试验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测量气动参数的固定式测量耙。
背景技术
目前,测压耙用于气体压力测量,根据运动机制不同可分为固定式测压耙和旋转式测压耙。固定式测压耙相比旋转式测压耙而言,无需设置复杂的旋转作动机构,所以结构简单、可靠性高、成本低廉,因而广泛用于测量航空发动机及其压缩系统的稳态进口总压畸变。对于民用航空发动机而言,固定式测量耙一般安装于整流罩顶部所在端面,测压耙安装位置及排布示意如图1所示:固定式测压耙1安装在风扇机匣3端面,气流进入风扇机匣3,探针2进行气压测试。
传统的固定式测压耙上的探针为皮托管(一根细小的铁管),皮托管一端捕捉单点总压信号,另一端与软管相连,通过软管将总压信号传输到压力采集系统,测得单点总压值,然后对各单点总压信号进行合理的插值处理,即可得到进口总压畸变图谱。传统的固定式测压耙虽然结构简单,但是由于其皮托管的结构限制,导致测量目标单一,仅能测量总压图谱,无法测得其它气动参数,如静压、速度矢量、温度的分布图谱,而这些参数正是进行发动机压缩系统稳定性分析、试验,和设计不可或缺的边界条件。
因此,需要一种新的测量耙,它既能够继承传统的固定式测压耙结构简单的优点,从而为顺利完成发动机进气畸变试验提供可靠的设备保障,又能够测量总压、静压、速度矢量,以及温度等多种气动参数的分布图谱,从而为进行压缩系统的稳定性分析、试验,和设计提供全面的边界条件。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测量气动参数的固定式测量耙,能够进行多种目标参数的测量。
一种测量气动参数的固定式测量耙,所述固定式测量耙包括:探针,所述探针的头部设置2个或2个以上通孔,其中,所述通孔内能够设置测压管。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固定式测量耙的一个实施例,进一步的,所述测压管的一端从所述探针的尾部插入所述通孔内,所述测压管的另一端与压力采集系统的软管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固定式测量耙的一个实施例,进一步的,所述探针的头部设置5个通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固定式测量耙的一个实施例,进一步的,所述探针的头部为圆锥形;在所述探针的头部的中心设置一个通孔,在所述探针的头部的圆锥面上设置呈对称分布的4个通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固定式测量耙的一个实施例,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式测量耙还包括:连接机匣和支架;所述连接机匣为圆环结构;所述支架支撑在所述圆环结构中;所述支架上设置探针安装孔,所述探针安装在所述探针安装孔中,并且所述探针的头部设置在所述探针安装孔外。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固定式测量耙的一个实施例,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式测量耙包括8个支架,并且每个支架上设置5根探针,其中所述8个支架为中心对称分布。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固定式测量耙的一个实施例,进一步的,所述探针的材质为塑料、玻璃或金属。
本实用新型的本实用新型的固定式测量耙,能够进行多种目标参数的测量,利用多孔探针可进行单点多目标测量,可测量单点总压、静压、速度矢量和温度等数据。本实用新型的固定式测量耙结构简单并实现了气动参数分布图谱的多目标测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固定式测量耙的安装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测量气动参数的固定式测量耙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3A-3E为根据为本实用新型的测量气动参数的固定式测量耙的一个实施例中探针以及测压管安装的示意图;
其中:1-固定式测压耙、2-探针、3-风扇机匣、4-风扇叶片、5-风扇盘、6-增压级叶片、8-支架、9-探针、10-前安装边、11-安装边定位螺栓孔、12-测压管、13-支架空腔、14-连接机匣、15-后安装边、16-探针、17-测压管。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航商用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航商用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7943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回送机车供风模拟装置
- 下一篇:适用于按键寿命测试机的测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