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吸顶灯灯盖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79526.9 | 申请日: | 2012-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848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7 |
发明(设计)人: | 沈锡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慈溪市光明灯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V17/10 | 分类号: | F21V17/10;F21V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315 浙江省宁波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吸顶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灯具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吸顶灯灯盖。
背景技术
灯具是现代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装饰品之一,其种类繁多。而吸顶灯由于其设计较为平整,可以紧靠屋顶安装,其照明面积较大,且节省空间并美化屋顶,因而吸顶灯的应用最广。
目前,市场上的吸顶灯由底部、灯罩以及侧盖组成,各部分之间大都用螺丝或者螺钉连接。这样的连接方式虽然稳固,但是安装和拆卸都比较麻烦,另外,现有的吸顶灯只能靠底部向下散发光线,而光线得照射角度和发出的颜色固定不变,这样被光线照射的空间,显得很单调,达不到较好的装饰效果,光线发散效果和照射面积有限,导致空间的光线度不均匀。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吸顶灯灯盖,它具有便于光线发散,扩大照射面积,光线度均匀,结构简单的特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吸顶灯灯盖,包括透明盖板,所述透明盖板边缘设有连接舷,所述连接舷四周均匀设有至少三个连接位,每个连接位均开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舷开设有避免转动且便于安装的安装槽,所述透明盖板的中部均匀分布有若干条便于光线发散的折光筋。
其中,所述透明盖板、连接舷以及折光筋一体成型。
其中,所述连接舷四周均匀设有四个连接位,每个连接位均开设有连接孔。
其中,所述透明盖板为圆形、椭圆形或多边形。
其中,所述折光筋均匀分布呈圆形、椭圆形或多边形。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和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优点是:其包括透明盖板,所述透明盖板边缘设有连接舷,所述连接舷四周均匀设有至少三个连接位,每个连接位均开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舷开设有避免转动且便于安装的安装槽,所述透明盖板的中部均匀分布有若干条便于光线发散的折光筋,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时,通过连接舷与灯罩的下部配合扣接,这样扣接紧密,另外,光线通过若干条折光筋折射后,使光线发散,光线度均匀,还能扩大光线的照射面积。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透明盖板; 2、连接舷;
3、连接孔; 4、安装槽;
5、折光筋。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因此而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所示:一种吸顶灯灯盖,包括透明盖板1,所述透明盖板1边缘设有连接舷2,所述连接舷2四周均匀设有至少三个连接位,每个连接位均开设有连接孔3,所述连接舷2开设有避免转动且便于安装的安装槽4,所述透明盖板1的中部均匀分布有若干条便于光线发散的折光筋5,所述透明盖板1、连接舷2以及折光筋5一体成型,这样便于加工,其中,所述连接孔3的截面形状为“U”形或半圆形,连接孔3与灯罩的下部的连接扣配合扣接,所述安装槽4在安装时,能准确定位,所述折光筋5均匀分布可加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强度。本实用新型使用时,通过透明盖板1的连接舷2与灯罩的下部配合扣接,这样安装和拆卸方便,另外,光线通过若干条折光筋5折射后,使光线发散,光线度均匀,还能扩大光线的照射面积。
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舷2四周均匀设有四个连接位,每个连接位均开设有连接孔3,所述连接位的数目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灵活设置,只要便于本实用新型与灯罩紧密扣接,且方便安装和拆卸即可。
本实施例中,所述透明盖板1为圆形、椭圆形或多边形,所述折光筋5均匀分布呈圆形、椭圆形或多边形,还可为扇形、渐开线形只要能使光线发散,能扩大光线的照射面积即可。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慈溪市光明灯具有限公司,未经慈溪市光明灯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7952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滤清器干燥筒内筒
- 下一篇: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避雷器在线监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