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提取电厂辅机循环水余热的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79623.8 | 申请日: | 2012-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688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0 |
发明(设计)人: | 喻玫;周予民;王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烟台龙源电力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D3/18 | 分类号: | F24D3/18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孙巍 |
地址: | 264006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取 电厂 循环 余热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余热利用的系统,特别是涉及一种提取电厂辅机循环水余热的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湿冷机组排汽冷却的工艺流程为:
电厂闭式循环冷却水系统的功能是向汽轮机、锅炉、发电机的辅助设备提供冷却水。该系统为一闭式回路,用开式冷却水系统中的水(即辅机循环水)流经闭式热交换器来冷却闭式循环冷却水系统中的冷却水。
对于海边或河湖边的电厂,开式冷却水系统工质为海水或河湖水,经水泵升压、闭式热交换器换热后升温的水再排入至大海或河湖的下游,即辅机循环水为开式排放方式;对于内陆等水资源较为匮乏的地区,开式冷却水为循环系统,经闭式换热器升温后的开式冷却水进入自然通风冷却塔或强制(机力)通风冷却塔冷却,冷却后的水再次进入闭式热交换器循环使用,即辅机循环水为闭式排放方式。
电厂辅机循环水余热直接向大气或海、河、湖排放不仅影响周围环境(如对周围环境造成热污染、使空气湿度增加并伴随着水资源的浪费),更是一种巨大的能量损失。但是该部分能量属于低品位热源,因此比较难于提取和利用,目前电厂辅机循环水余热还没有被利用的实例。
热泵技术尤其是大型热泵技术的日趋成熟和发展,使利用热泵技术进行电厂循环水余热提取成为可能。
电厂闭式循环冷却水系统的功能是向汽轮机、锅炉、发电机的辅助设备提供冷却水。该系统为一闭式回路,经辅机设备冷却器升温后的闭式循环冷却水通过闭式热交换器由辅机循环水冷却。
对于海边或河湖边的电厂,辅机循环水工质为海水或河湖水,辅机循环水为开式排放,经水泵升压、闭式热交换器换热后升温的水再排入至大海或河湖的下游。具体流程为:闭式循环冷却水供水向辅机设备冷却器提供冷却水,升温后的闭式循环冷却水回水在闭式换热器中被取自大海或河湖上游的辅机循环水供水冷却后再次作为闭式循环冷却水供水供辅机设备冷却器使用;在闭式热交换器经过换热后,辅机循环水回水直接排入大海或河湖的下游。
对于内陆等水资源较为匮乏的地区,辅机循环水为循环系统,经闭式换热器升温后的开式冷却水进入自然通风冷却塔、强制(机力)通风冷却塔冷却,冷却后的循环水再次进入闭式循环冷却水热交换器循环使用。具体流程为:闭式循环冷却水供水向辅机设备冷却器提供冷却水,升温后的闭式循环冷却水回水在闭式换热器中被辅机循环水供水冷却后再次作为闭式循环冷却水供水供辅机设备冷却器使用;在闭式换热器经过换热后,辅机循环水回水进入自然通风冷却塔或强制通风冷却塔,经冷却后再次作为辅机循环水供水供闭式换热器循环使用。
在以上技术中,电厂辅机循环水余热直接向大气或海、河、湖排放不仅影响周围环境(如对周围环境造成热污染、使空气湿度增加并伴随着水资源的浪费),更还是一种巨大的能量损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提取电厂辅机循环水余热的系统,以解决电厂辅机循环水余热排放造成的环境热污染及余热资源浪费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提取电厂辅机循环水余热的系统,包括辅机设备冷却器以及通过供水管路和回水管路与所述辅机设备冷却器相连的闭式循环冷却水热交换器,还包括通过机组辅机循环水回水管路和机组辅机循环水供水管路与所述的闭式循环冷却水热交换器相连的辅机循环水系统,以及分别与所述电站辅机循环水系统和闭式循环冷却水热交换器相连的热泵。
优选地,所述热泵还设有驱动蒸汽管路和驱动蒸汽凝结水管路。
更优选地,在连接热泵与闭式循环冷却水热交换器之间的热泵余热水供水管路上设有余热水升压泵。
进一步,所述的系统还包括与所述机组辅机循环水回水管路和机组辅机循环水供水管路相连的自然通风冷却塔或强制通风冷却塔。
优选地,所述热泵还通过热用户回水管路和热用户供水管路与热用户相连。
优选地,所述驱动蒸汽管路与驱动热源连接。
更优选地,所述的驱动热源包括汽轮机的蒸汽,或烟气、或锅炉排污水。
优选地,所述热泵由电驱动或机械驱动。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烟台龙源电力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烟台龙源电力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7962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装饰乳胶漆墙面裂缝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防尘的建筑工程用提升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