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跑步机自动保护急停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79806.X | 申请日: | 2012-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776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13 |
发明(设计)人: | 郝烨嘉;郝名 | 申请(专利权)人: | 郝烨嘉 |
主分类号: | A63B24/00 | 分类号: | A63B24/00;A63B22/02 |
代理公司: | 沈阳维特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21229 | 代理人: | 甄玉荃 |
地址: | 20110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跑步 自动 保护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跑步机自动保护急停装置,属于电子产品的制造及应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跑步机,靠短接片插头来实现急停,或者通过干簧管与磁铁来实现急停。其中靠短接片插头来实现急停的结构是在端接片上设有两个短路端子,插在跑步机的孔上,短接片的一端上还设有一个软绳之类的线状拉绳,用来戴在手上或者脖子上。如果出现滑倒或者其它紧急情况,利用绳子的张力,来断开短路片和跑步机的连接,达到跑步机快速停止的目的。这样如果软绳的拉力方向与端接片的插入方向不同的话,会导致无法拔出短路片,导致跑步机不能停止,如果是儿童使用跑步机,还有可能造成拉伤等事故。
干簧管和磁铁的方式是利用干簧管的原理,在周围有强磁场的时候,干簧管会吸合,否则断开。将磁铁系在软绳上,然后将软绳别在身上,这样当紧急情况下,拉动软绳,会将磁铁拉离干簧管,使触点断开,达到急停的目的。目前,市场上这两种产品要想实现急停,都离不开软绳。但由于软绳拉力的力度和拉动的方向会直接影响急停的效果。并且需要在人体上系软绳给人造成不便。因此,存在着性能不够稳定,可靠性不高、使用不方便的缺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主要是解决现有产品性能不够稳定,可靠性不高、使用不方便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当跑步人离开正常跑步位置时,跑步机具有自动停止功能,且不需要在跑步人身上系任何拉绳,并且可以实现自动方式及手动两种功能的切换。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跑步机自动急停装置,包括DC供电单元,及与其连接的中央处理单元。中央处理单元与传感器连接,接收来自传感器的信号,与中央处理单元连接的功能切换开关,是用来在原有功能和自动功能之间进行功能切换,并将信号传递给中央处理单元。
上述传感器为距离传感器或红外传感器,通过与传感器连接的传感器辊筒检测距离或者障碍物,将信号传送给中央处理单元。
上述中央处理单元将采集到的信号进行处理,然后进行信号处理,进行相应的输出操作并向跑步机发送开关信号,实现跑步机自动保护急停,确保健身者的人身安全。如果位于自动调整状态,无人的时候,跑步机停止运行。
上述DC供电单元向中央处理单元供电,中央处理单元的功能是由单片机来完成的。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在于:可以实现跑步机无人时的自动停机,避免了事故。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性能稳定、可靠性高的跑步机自动保护急停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各部分连接关系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参照附图1-2,跑步机自动急停装置,包括DC供电单元,及与其连接的中央处理单元(4)。中央处理单元(4)与传感器(3)连接,接收来自传感器(3)的信号,与中央处理单元(4)连接的功能切换开关(5),是用来在原有功能和自动功能之间进行功能切换,并将信号传递给中央处理单元(4)。
上述传感器(3)为距离传感器(Sharp GP2D02)或红外传感器(E3Z-D62),通过与传感器(3)连接的传感器辊筒(2)检测距离或者障碍物(1),将信号传送给中央处理单元(4)。
上述中央处理单元(4)将采集到的信号进行处理,然后进行信号处理,进行相应的输出操作并向跑步机(6)发送开关信号,实现跑步机自动保护急停,确保健身者的人身安全。
上述DC供电单元向中央处理单元(4)供电,中央处理单元(4)的功能是由单片机来完成的(89C51或者其它型号)。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该装置是通过传感器来检测是否有人在跑步机上,如果位于自动开关状态并且无人,则跑步机停止。如果手动状态,则根据开关的状态来确定跑步机是否可以运行。该装置的开关切换在手动状态,则不影响跑步机原来的工作状态,如果切换到自动状态,该装置会根据传感器来检测是否有人在跑步机上,如果有人,则跑步机根据设定正常运行,类似手动状态,如果无人,则通过断开跑步机保护开关实现跑步机急停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郝烨嘉,未经郝烨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7980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