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神经内科诊断工具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80389.0 | 申请日: | 2012-09-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765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13 |
发明(设计)人: | 鞠晓华;董礼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鞠晓华 |
主分类号: | A61B19/00 | 分类号: | A61B1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4200 山东省威海***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神经内科 诊断 工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工具,具体涉及一种神经内科用的诊断工具。
背景技术
神经内科疾病的诊断中,除了要进行常规体征的检查外,往往还需要根据情况对患者进行多项神经系统的检查,例如关节神经反射、皮肤知觉等等。这些检查项目需要用到不同的诊断工具,所以神经内科医师诊断患者病情时,往往需要同时配备多种诊断工具,并且需要在诊断过程中频繁更换,由此增加了诊断工作的复杂性和繁琐性。尤其是对于出诊的医师来说,特别是到农村等基层出诊的医师,同时随身携带多种诊断工具,不仅摆放时占用工作空间,而且会增加遗失风险。
目前,神经内科对神经系统的检查,主要用到叩诊锤、探针、刻度尺等诊断工具。传统的上述诊断工具都是各自独立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适用于神经内科的诊断设备,将叩诊锤、探针和刻度尺集成于一体,不仅携带方便,便于保管,而且操作简便,更加适合临床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神经内科用的诊断工具,不仅方便携带,便于保管,而且操作简便,简化了神经内科医师的诊断操作,提高了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提供一种神经内科用的诊断工具,包括锤头2、刻度尺5、探针一6、探针二7,把手一8和把手二9,其特征在于,铰链1铰接杆一3和杆二4,杆一3和杆二4的另一端的同侧各固定探针一6和探针二7;在杆一3和杆二4的中间位置各固定销一301和销二401,所述的销一301和销二401插入量尺5的轨道501中并能滑动;把手一8和把手二9分别固定在杆一3和杆二4外侧面靠近探针一端的相同水平处;锤头2固定在铰链1的外壳上。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神经内科诊断工具,优选所述的锤头2和探针一6、探针二7分别位于铰链1的两侧。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神经内科诊断工具,优选所述的销301位于铰轴和探针一6连线中点;所述的销401位于铰轴和探针二7连线中点。
本实用新型将神经内科临床诊断所需用到的叩诊锤、刻度尺和两点间皮肤知觉测试器集于一体,并增加了起到助力、防脱手作用的把手,形成了方便使用、携带的诊断工具,非常适用于神经内科医师的临床诊断,由于本实用新型的诊断工具操作简便,使得诊断过程快速、流畅,诊断结果不易出现误差,更加准确。从而有效地提高了神经内科医师的工作效率,降低了工作繁琐程度。尤其适合到农村等基层出诊的医师随身携带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后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探针时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具体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以下实施例。
如图1-3所示,一种用于神经内科的诊断工具,包括铰链1、锤头2、杆一3、杆二4、刻度尺5、探针一6、探针二7,把手一8和把手二9,其中,杆一3和杆二4通过铰链1铰接,杆一3和杆二4的另一端的同侧各固定探针一6和探针二7;在杆一3和杆二4的中间位置各固定销一301和销二401,所述的销一301和销二401插入量尺5的轨道501中并能滑动;把手一8和把手二9分别固定在杆一3和杆二4外侧面靠近探针一端的相同水平处;锤头2固定在铰链1的外壳上;锤头2和探针一6、探针二7分别位于铰链1的两侧。
如图4所示,当医生使用工具对病人做两点间皮肤知觉测试时,用手插入把手,轻轻张开手掌即可方便地分开本工具两杆进行测试,销301和销302在量尺5的轨道中滑动,记录2销间尺寸,则探针间距为销间距的2倍。
如图2-3所示,当医生使用工具对病人做叩诊时,合拢两杆,手指插入两侧把手,手掌握住工具下端,使用锤头敲打,有效防止脱手。
整个诊断过程中,诊断工具操作简便,使得诊断过程快速、流畅,诊断结果不易出现误差,更加准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鞠晓华,未经鞠晓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8038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