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余热排出泵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80480.2 | 申请日: | 2012-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896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13 |
发明(设计)人: | 程世福;万学丽;刘万林;任威;王吉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深蓝泵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9/22 | 分类号: | F04D29/22 |
代理公司: | 大连新技术专利事务所 21120 | 代理人: | 史卫义 |
地址: | 116031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余热 排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卧式悬臂泵,尤其是一种适用于压水堆核电站使用的余热排出泵。
背景技术 目前,普通水泵无法满足压水堆核电站余热排出泵工作环境的特殊要求,究其原因为:泵水力效率不能达到理想的工作环境要求;承压部件不能满足剧烈的冷热冲击要求,不能处理带有放射性的漏液;不能保证在地震、冷热冲击等工况下可能导致过流旋转部件中螺钉等掉落影响安全可靠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结构安全、可靠,运行可靠性强的余热排出泵。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余热排出泵,由入口法兰、泵体、导叶、叶轮、出口法兰、出口配对法兰、叶轮螺母、轴、泵盖、密封部件、轴承箱体、冷却水套组成。其中叶轮叶片的出口角度与导叶入口角度相匹配;在泵体、泵盖之间采用金属缠绕垫与O型圈双重密封和设有漏液收集管线;沿导叶与叶轮径向设有导叶口环、沿叶轮与泵盖径向设有泵体口环,且上述导叶口环、泵体口环表面设耐磨涂层。
采用叶轮叶片的出口角度与导叶入口角度相匹配结构,提升了泵的使用效率,有效地消除了径向作用力。在泵体、泵盖之间采用金属缠绕垫与O型圈双重密封和设有漏液收集管线,可防止了放射性介质的外漏,确保了泵组可靠安全运行。沿导叶与叶轮径向设有导叶口环、沿叶轮与泵盖径向设有泵体口环和耐磨涂层,可减少叶轮口环上使用固定骑缝螺钉,增加了机组运行的安全、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是:具有水力效率高,运行安全可靠,整体抗震性强和良好的抗冷热冲击等特点,符合压水堆核电站工作环境的特殊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实用新型余热排出泵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如图1示,泵体、泵盖间密封和漏液管线收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如图1示导叶口环、泵体口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余热排出泵,包括入口法兰1、泵体13、导叶16、叶轮14、出口法兰2、出口配对法兰3、叶轮螺母15、轴10、泵盖密封部件11、轴承箱体8、冷却水套9等部件组成。其中叶轮叶片的出口角度与导叶入口角度相匹配;在泵体13、泵盖7之间采用金属缠绕垫6与O型圈12双重密封和设有漏液收集管线(如图2示);沿导叶16与叶轮14径向设有导叶口环4、沿叶轮14与泵盖7径向设有泵体口环5(如图3示),且上述导叶口环、泵体口环表面设耐磨涂层。使用中由于采用叶轮叶片的出口角度与导叶入口角度相匹配结构,提升了泵的使用效率,有效地消除了径向作用力。在泵体、泵盖之间采用金属缠绕垫与O型圈双重密封和设有漏液收集管线,可防止了放射性介质外漏,确保了泵组可靠安全运行。为防止因地震、冷热冲击等因素掉落螺钉可能性,沿导叶与叶轮径向设有导叶口环、沿叶轮与泵盖径向设有泵体口环和耐磨涂层,可减少叶轮口环上使用固定骑缝螺钉,增加了机组运行的安全、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具有水力效率高,运行安全可靠,整体抗震性强和良好的抗冷热冲击等特点,符合压水堆核电站工作环境的特殊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深蓝泵业有限公司,未经大连深蓝泵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8048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立式单级切线消防泵组
- 下一篇:一种微型排水泵轴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