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矿用接口箱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80758.6 | 申请日: | 2012-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326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发明(设计)人: | 刘冬;汪丛笑;贺耀宜;赵小兵;毛华峰;张立斌;王勇;王启峰;赵立厂;陈小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地(常州)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中煤科工集团常州自动化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21F17/06 | 分类号: | E21F17/06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江海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14 | 代理人: | 张兢 |
地址: | 213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接口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矿用接口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多接口的用于信号传输、电源转换的矿用接口箱。
背景技术
目前,煤矿井下的运输巷、机巷随着井下作业面的向前推进而不断延伸。在运输巷、机巷等场所一般都设置多种安全保护和相关信息设备,以对矿井下的环境进行实时监控,并将各种设备的诸如485信号、CAN信号、同轴视频信号等信号或数据传输到相关终端。常见的传输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各种信号分别传输,相关设备各自拉线,且随着作业面的推进相关设备同步向前推进,这种方法线缆成本、维护费较高而且费时费力;第二种传输方法是采用局域网(以太网)综合传输:相关设备采集的信号转换成以太网信号,再通过统一的线缆传输,这种方式不足之处在于:如采用以太网电缆,则保证信号强度不衰减的有效传输距离只有100米,如采用以太网光缆则存在容易折断、续接繁琐等问题。同时,移动作业面通常接入供掘进机械用的AC660V高压电,而井下相应的照明设备都采用AC127V、AC36V供电,作业面的照明用电通常的做法是采用矿用综保进行变压后来提供,但由于作业面的不断推进移动,因而矿用综保势必也要跟随移动,但由于矿用综保比较笨重,移动困难,给工作带来较大的不便,影响工作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煤矿移动场合便于多种信号接入、方便延伸传输,又便于现场取电照明的矿用接口箱。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的矿用接口箱,包括箱体,上述的箱体包括箱盖和盒体;其结构特点是:还包括电源单元和信号转换单元;上述的电源单元包括固定安装在箱体的盒体的板壁上的变压器、AC/DC模块和本安电源模块;信号转换单元包括固定安装在同一块支撑板上的485-以太网转换模块、视频服务器模块、CAN-以太网模块、光电转换模块和以太网-VDSL转换模块;信号转换单元的支撑板的两端固定安装在箱体的盒体的两侧板壁上;上述的电源单元为同时输出照明用交流电源和供信号转换单元工作用的直流本安电源的单元;上述的信号转换单元为将RS485信号、视频信号、CAN信号、以太网光信号和以太网电信号与VDSL信号进行互换并传输的单元。
进一步的方案是:上述的电源单元还包括电源转接板;上述的AC/DC模块具有电源输入端和电源输出端;AC/DC模块的电源输入端与所述的变压器的一个输出端电连接;上述的本安电源模块共设有相同的3个;各本安电源模块均具有电源输入端和电源输出端;各本安电源模块的电源输入端均通过电源转接板与AC/DC模块的电源输出端电连接;各本安电源模块的电源输出端分别与上述的信号转换单元的相应功能模块的电源端电连接。
进一步的方案是:上述的电源单元输出的照明用的交流电源的电压为36V;上述的电源单元输出的供信号转换单元工作用的直流本安电源的电压为18V。
进一步的方案是:上述的箱体的箱盖上设有观察窗;上述的箱体的盒体上设有2到8个用于电缆线进出的出线嘴;上述的箱体的盒体上固定安装有提手。
本实用新型具有积极的效果:(1)本实用新型的矿用接口箱,具有485信号、CAN总线信号、同轴视频信号、以太网光信号和以太网电信号等多个接口,可以实现多信号同时接入,在矿井下随作业面的推进而同步向前推进十分方便,省时省力并且节约成本。(2)本实用新型的矿用接口箱,其接入的多种信号经过转换后通过两芯电缆采用VDSL信号集中综合传输,能够连续2公里保持6M信号带宽不衰减;且当需要延伸信号传输长度时,传输电缆的续接方便、快捷、安全,可实现信号的长距离有效传输。(3)本实用新型的矿用接口箱还同时提供AC36V照明供电,方便了移动点的现场照明取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构成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A-A向剖视图;
图4为图2的B-B向剖视图;
图5为图2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矿用接口箱打开面板后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2的C向视图,图中对箱盖和盒体的连接部位进行了局部剖视。
上述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如下:
箱体1,箱盖11,观察窗11-1,盒体12,绞链13,提手14,出线嘴15,第一出线嘴15-1,第二出线嘴15-2,第三出线嘴15-3,第四出线嘴15-4,第五出线嘴15-5,
电源单元2,变压器21,AC/DC模块22,本安电源模块23,电源转接板2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地(常州)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中煤科工集团常州自动化研究院,未经天地(常州)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中煤科工集团常州自动化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8075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变截面涡轮增压器固定喷嘴环
- 下一篇:皮带机机尾自移自调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