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前置凝汽器投退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81419.X | 申请日: | 2012-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024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24 |
发明(设计)人: | 田家耕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创时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D19/10 | 分类号: | F24D19/10;F24D3/18;F01K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任默闻 |
地址: | 100053 北京市西城***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前置 凝汽器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热电厂余热利用技术,特别是关于一种前置凝汽器投退系统。
背景技术
图1为现有技术的乏汽余热回收系统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乏汽余热回收系统结构示意图包括:汽轮机101、空冷岛102、凝结水泵103、热网加热器104、热网循环水泵105及热网加热器疏水泵106,前置凝汽器107、吸收式热泵108、汽轮机低压缸115、关断蝶阀114(安装在所述的旁通乏汽管道109上,用于调节乏汽量)及抽真空管路119(连接所述前置凝汽器107及吸收式热泵108的不凝结气体出口)。
热网循环水系统为串联方式:热网循环水回水进入热泵系统(图1中的虚线框),热网水管道113中的热网回水通过热网水进口管道110先进入前置凝汽器107后,再进入吸收式热泵108,最后从热网水出口管道111再次回到热网水管道113中。汽轮机乏汽系统为并联方式:汽轮机乏汽通过旁通乏汽管道109进入热泵系统,分别连接至前置凝汽器107及吸收式热泵108。
前置凝汽器107为管壳式结构热交换器,热网回水在前置凝汽器的换热管内流动,汽轮机乏汽在前置凝汽器的壳程流动与换热管内的热网回水换热。前置凝汽器107的端差设置为2.8度,当汽轮机乏汽温度与热网回水温度差大于2.8度时,前置凝汽器107投入运行,热网回水在前置凝汽器107吸热后,进入吸收式热泵108继续吸热升温。当汽轮机乏汽温度与热网回水温度差小于等于2.8度时,前置凝汽器107解列,汽轮机乏汽不再进入前置凝汽器107 与热网回水换热,热网回水流经前置凝汽器107时不吸热,进入吸收式热泵108后吸热升温。
例如某热电厂300MW机组长期实际供热抽汽压力为0.2MPa(g),230℃,供热抽汽量200t/h,汽轮机排汽量150t/h,排汽背压15kPa(a),排汽温度53.9℃。当热网循环水回水温度≥51.1℃时(乏汽温度53.9℃,凝汽器端差2.8℃),前置湿冷凝汽器解列。
现有技术中对于前置凝汽器107的投入解列的做法是:工作人员通过DCS系统监视热网回水的温度,以此做出判断是否关闭前置凝汽器的乏汽进气隔离阀,解列前置凝汽器107。这种监测调整方法存在延迟性,不能及时的解列前置凝汽器107。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前置凝汽器投退系统,以实现自动控制对前置凝汽器投退的自动控制。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前置凝汽器投退系统,该前置凝汽器投退系统包括:汽轮机101、热网加热器104、前置湿冷凝汽器及吸收式热泵108;汽轮机低压缸(115)的乏汽经过凝汽器乏汽管道201进入所述的前置凝汽器107,经过热泵乏汽管路202进入所述的吸收式热泵108;热网水管道113中的热网回水经过热网水进口管道110进入所述的前置凝汽器107;所述的前置凝汽器投退系统还包括:热网回水温度传感器203,设于所述的热网水进口管道110上;乏汽温度传感器204,设于所述的凝汽器乏汽管道201上;前置凝汽器乏汽进口隔离阀205,设于所述凝汽器乏汽管道201上;PID控制器206,通过信号电缆连接所述热网回水温度传感器203、乏汽温度传感器204及前置凝汽器乏汽进口隔离阀205,用于控制所述前置凝汽器乏汽进口隔离阀205的开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利用对乏汽温度和热网回水温度的采集, 通过PID调节实现了自动控制前置凝汽器乏汽进口阀,自动投退凝汽器。这样既减少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又能及时迅速的控制凝汽器。保证了机组运行工况的平稳。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在附图中:
图1为现有技术的乏汽余热回收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前置凝汽器投退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在此,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创时能源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创时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8141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卧式涡旋压缩机客车空调
- 下一篇:太阳能中央热水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