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便携式车载制氧机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83403.2 | 申请日: | 2012-09-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446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20 |
发明(设计)人: | 陈啟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啟 |
主分类号: | C25B1/04 | 分类号: | C25B1/04;C25B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40 | 代理人: | 鲁菁 |
地址: | 100013 北京市东城***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便携式 车载 制氧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氧气制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制氧机,特别涉及一种采用电化学方法产生氧气的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制氧机所采用的制氧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化学方法,主要是利用化学药品在水环境中的催化剂的作用下进行化学反应,释放还氧物氧气。另外一种是分子筛制氧方法,它主要是利用分子筛(沸石)对高压下氧气和氮气不同的吸附能力,在空气中分离富集氧气。还有一种是利用空气高压放电法而获得。这几种方法存在的问题是:化学方法供养时间短,供氧量有限。而分子筛纸样方法,产生的氧气纯度低,并且设备购置价格高,需要定期清洗设备,并更换分子筛,因此使用成本太高,空气高压放电法除了产生臭氧、氧气,也会产生一氧化氮、二氧化氮等有毒气体,另外高压放电法的臭氧产量受到空气灰尘、空气湿度的影响而不稳定。
目前国内外市场上的有较多的大型电解水法制氧机,但都体型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汽车的制氧机,使用方便,可以联车使用。另外,体积小、重量轻、无漏气漏液,电解槽工作温度低,降低了差极化和电化学极化,能够长时间安全正常运转。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携式车载制氧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电解槽、分离洗涤装置和多根导管;
所述电解槽是由多个电解单元相互独立串联而成;所述电解单元包括双极板、分别连接在双极板阳、阴极板的2根导管、第一导管和第二导管组成;所有阳极板连接的导管都与第一导管连接;所有阴极板连接的导管都与第二导管连接;当电解槽内注入电解液接通电源进入电解工作状态,连接阳极板的第一导管收集的是氧气,连接阴极板的第二导管收集的是氢气;
所述分离洗涤装置包括,第一、第二气液分离器,第一、第二洗涤器,第一、第二净化瓶;所述第一洗涤器的顶部开有注入口以补充电解液;
其连接关系在于:所述第一导管与第一气液分离器、第一洗涤器、第一净化瓶通过导管顺序连接;所述第二导管与第二气液分离器、第二洗涤器、第二净化瓶通过导管顺序连接;电解过程中,第一净化瓶输出纯净的氧气供使用者使用,第二净化瓶输出纯净的氢气可通过汽车发动机的空气进气管进入气缸以作为辅助能源供汽车使用。
所述第一、第二洗涤器的底部分别设有第一、第二喷洗头。
为了提高本实用新型的集成度,所述电解单元还包括电极骨架,所述双极板均通过电极骨架注塑为一体结构以节约电解单元所占空间;
所述电解单元通过紧固螺杆及密封垫叠压紧固于电解槽内,且电解单元之间通过隔膜布严格分开;所述隔膜布用于通液隔气以节约电解槽所占空间;
所述第一洗涤器和第二洗涤器为一个洗涤器通过隔板分隔而成,且隔板上端部设置有压力平衡器、下端部开有通孔以节约分离洗涤装置所占空间;
所述第一、第二气液分离器和第一、第二洗涤器注塑为一体以节约分离洗涤装置所占空间。
为了提高本实用新型的安全性,还包括4个安全装置;第一安全装置为匹配设置于第一、第二气液分离器和第一、第二洗涤器的多孔抑荡板;第二安全装置为设置于第一、第二气液分离器内的浮子式低液位报警器以警示液位过低;第三安全装置为电解槽底部增设的底托内设置的漏液报警器以警报电解槽液体发生微漏;第四安全装置为设置于第一气液分离器顶部的超压力报警器以警报电解槽运行压力过大;
所述超压力警报器包括密封腔体、膜片、连接端和弹片端;所述弹片端为第二连接端下连接弹片;所述膜片匹配设置于密封腔体内,所述连接端和弹片端设置于密封腔体顶部且所述弹片端下的弹片位于连接端下方;当膜片受到第一气液分离器内的不断增大的气体压力时,持续向上顶起,将推动弹片向上与连接端下端部接触,从而接通电路致使超压力报警器报警同时切断电源。
为了提高电解液的利用率设有冷凝回流装置,所述第一、第二导管分别与第一、第二气液分离器的上部通过带翅片式散热器冷却的导管气相连通;所述第一、第二气液分离器的下部分别通过带翅片式散热器冷却的导管与电解槽液相连通。
其优选的,还包括两个二位二通常开电磁阀和两个防虹吸管;
所述二位二通常开电磁阀分别设置于第一、第二气液分离器的顶部;所述2个防虹吸管分别连通第一洗涤器与第一气液分离器、第二洗涤器与第二气液分离器的气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啟,未经陈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8340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