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技击通背刀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84399.1 | 申请日: | 2012-09-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931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13 |
发明(设计)人: | 王海龙;冯永宾;陈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海龙;冯永宾;陈超 |
主分类号: | F41B13/02 | 分类号: | F41B1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恒高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9 | 代理人: | 刘洪京 |
地址: | 100144 北京市石景山***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技击 通背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体育运动器械,具体是一种刀具。
背景技术
现有的宝刀,其结构包括刀身和刀鞘两部分组成,在宝刀的刀身上设置有用于使用者把握的刀柄,刀柄的前端为刀护,刀柄的中间为护手,在护手上包裹有装饰皮层;而在刀鞘上雕刻有吉祥图案为装饰之用,现有宝刀的式样单调,装配复杂不仅生产效率低,而且也造成资源的浪费。通背刀为百兵之君,武者为防身而携带,文者为美观而佩之。因其锋利、轻巧,倍受侠客偏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外型美观、结实耐用的通背刀。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技击通背刀,包括刀身和刀鞘,所述刀身尾部设有刀柄,所述刀刃以下与刀柄之间分隔处为刀护;所述刀身的刀尖处为剑尖,所述刀身上部的刀背开有反刀刃,所述反刀刃尾处设有一通孔;所述刀身下部的刀背两侧设有穴槽。
所述刀身靠近刀护处宽度为3.6厘米,反刀刃宽度为4.8厘米,刀背厚为0.5厘米,刀柄长度为33厘米。
所述刀的配重位于自刀尖向下五分之二的整个刀身处。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刀身剑尖,在实战中反劈刀之用;刀把稍长起到抽刀换手之便捷,外形美观,结实耐用,朴实无华和简练流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技击通背刀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通背刀刀身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2所示,包括刀身1和刀鞘2,所述刀身1下部设有刀柄3,所述刀身1为高碳钢和花纹钢制成,表演用刀可用不锈钢。所述刀鞘为花梨木制成。所述刀刃以下与刀柄之间分隔处为刀护4;所述刀身1的刀尖处为剑尖,把刀尖改为剑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为了实战中反劈刀之用。所述刀身上部的一面有刀刃,所述刀身上部的刀背开有反刀刃5,所述反刀刃5尾处设有一通孔6;所述刀身1下部的刀背两侧设有沿刀背的穴槽7。
优选的方式,刀身1靠近刀护4处宽度为3.6厘米,反刀刃5宽度为4.8厘米,刀背厚为0.5厘米,刀柄3长度为33厘米,刀柄稍长是为抽刀换手之便。
优选的方式,刀的配重位于整个刀身1的自刀尖向下五分之二处。
本实用新型刀身剑尖,在实战中反劈刀之用;刀把稍长起到抽刀换手之便捷,外形美观,结实耐用,朴实无华和简练流畅。
以上所述仅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海龙;冯永宾;陈超,未经王海龙;冯永宾;陈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8439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