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LED显示驱动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85092.3 | 申请日: | 2012-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051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24 |
发明(设计)人: | 蔡峻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市晶威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G3/32 | 分类号: | G09G3/32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张海文 |
地址: | 528401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led 显示 驱动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显示驱动电路,尤其是一种LED显示驱动电路。
背景技术
图1是一种普通LED 数字显示管的一种共阴极的连接方式,通过分别被控制点亮或熄灭8个LED,可以形成数字“0”至“9”、部分字符以及小数点。
图2是LED驱动芯片与显示管连接的示意图。可以看到,每个8 段的数字显示管都需要一个共阴极的驱动端口。传统驱动芯片N个驱动端口仅能驱动(N/2)*(N/2)颗LED,又比如目前已经公开的驱动芯片效率最高的技术,即一种LED显示驱动电路的发明,采用的是数学中组合的排布方式 ,即N个驱动端口可以驱动N*(N-1)/2个LED,较传统驱动有很大的利用率提升,但还未达到最佳的利用率效果,因此当接多个LED 显示器时,往往需要更多的驱动芯片来驱动,这样就意味着硬件成本的增加,印刷电路板面积、焊盘、走线也相应增加,从而增加了印刷电路板布板难度及系统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驱动端口利用率最高的LED显示驱动电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LED显示驱动电路,包括具有N个驱动端口的驱动芯片和LED阵列,所述驱动芯片的N个驱动端口中任意两个之间并联两颗LED,所述两颗并联的LED中任意一颗的阳极均与另一颗的阴极相连,所述LED阵列中所有的LED以N*(N-1)的矩阵形式排列而成,其中N为列数,N-1为行数,所述LED阵列中LED的连接方式为列共阳极或列共阴极。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端口电压大于LED导通压降且小于两倍的LED导通压降。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端口均为可单独控制的三态输出驱动端口。
进一步地,所述三态输出驱动端口的工作方式为动态扫描操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所述驱动芯片的N个驱动端口中任意两个之间均并联有正反两颗LED,所述LED阵列为几何排列,驱动LED数量=N*(N-1),较传统驱动(N/2)*(N/2)有极大的利用率提升,与现有技术中最先进的组合排布方式=N*(N-1)/2相比也有100%的提升,可有效降低印刷电路板布板难度及系统成本,其中A和C分别为“排列”与“组合”的数学符号。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一种LED数字显示管的一种共阴极的连接方式;
图2为LED驱动芯片与显示管连接的示意图;
图3为一实施例的LED显示驱动电路原理图;
图4为三态驱动器模型;
图5为三态驱动器驱动LED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3所示为本实施例的一种LED显示驱动电路原理图,包括具有N个驱动端口D1~DN的驱动芯片1和LED阵列2,驱动芯片1的N个驱动端口中任意两个之间并联两颗LED,两颗并联的LED中任意一颗的阳极均与另一颗的阴极相连,LED阵列2中所有的LED以N*(N-1)的矩阵形式排列而成,其中N为列数,N-1为行数,且N为大于等于2的正整数,所述LED阵列中LED的连接方式为列共阳极或列共阴极。所述驱动端口电压大于LED导通压降且小于两倍的LED导通压降,可保证在某一连接点出现故障时不至于串联导通相关的两颗LED。
本实施例是N=16的LED显示驱动电路,其他实施例中,N可根据D口的驱动能力取适当值,得到不同的LED显示驱动电路。根据计算,具有N个驱动端口的驱动芯片1共可以连接N*(N-1)颗LED。相对于传统驱动(N/2)*(N/2)有极大的利用率提升,与现有技术中最先进的驱动组合排布方式=N*(N-1)/2相比也有100%的提升,因此减少了PCB布线和焊盘,减少了LED驱动硬件元件,可有效降低印刷电路板布板难度及系统成本。
本实施例的LED显示驱动电路采用可单独控制的三态输出驱动端口。图4所示为三态驱动器模型,三态驱动器内部有一个自动切换开关,当开关切换到NC触点时,D输出高阻态;当开关切换到VDD时,D输出1(高电平);当开关切换到GND时,D输出0(低电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市晶威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山市晶威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8509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