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油气混输泵电机拔叶轮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85572.X | 申请日: | 2012-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048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7 |
发明(设计)人: | 扈邑;冯新红;周栋;莫磊;牛猛;薛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董宝玉 |
主分类号: | B23P19/00 | 分类号: | B23P1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6504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气 混输泵 电机 叶轮 装置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矿场上的一种油气混输泵电机拔叶轮装置,该装置有手动加压杆【1】、压杆支点【2】、加压小活塞【3】、液压缸【4】、液压举升活塞【5】、横梁【6】、拔轮挂钩【7】组成,使用该装置能够方便的将电机叶轮从轮轴上拔下来。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技术是没有电机拔叶轮装置,其主要缺陷在于给电机拔叶轮时,通常用榔头敲击,费时费力。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油气混输泵电机拔叶轮装置,使用该装置能够方便的将电机叶轮从轮轴上拔下来。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采用一种油气混输泵电机拔叶轮装置,该装置有手动加压杆【1】、压杆支点【2】、加压小活塞【3】、液压缸【4】、液压举升活塞【5】、横梁【6】、拔轮挂钩【7】组成,其特征是:在液压缸【4】上设置加压小活塞【3】,在加压小活塞【3】上设置手动加压杆【1】,手动加压杆【1】通过压杆支点【2】固定在液压缸【4】的壳体上,其作用是通过压杆的往复运动,使液压缸【4】内腔高压区内的液压油压力和体积增加,迫使液压举升活塞【5】向上举升;在液压缸【4】上设置液压举升活塞【5】,在液压举升活塞【5】顶端设置横梁【6】,在横梁【6】的两端对称设置拔轮挂钩【7】,其作用是当液压举升活塞【5】向上举升时,带动横梁【6】和拔轮挂钩【7】同步举升,使用该装置能够方便的将电机叶轮从轮轴上拔下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现场试验,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使用该装置能够方便的将电机叶轮从轮轴上拔下来。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附图)是一种油气混输泵电机拔叶轮装置的结构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中: 1.手动加压杆、2.压杆支点、 3.加压小活塞、4.液压缸、5.液压举升活塞、6.横梁、7.拔轮挂钩
具体实施方式
在附图中,电机拔叶轮装置有手动加压杆【1】、压杆支点【2】、加压小活塞【3】、液压缸【4】、液压举升活塞【5】、横梁【6】、拔轮挂钩【7】组成,其特征是:在液压缸【4】上设置加压小活塞【3】,在加压小活塞【3】上设置手动加压杆【1】,手动加压杆【1】通过压杆支点【2】固定在液压缸【4】的壳体上,其作用是通过压杆的往复运动,使液压缸【4】内腔高压区内的液压油压力和体积增加,迫使液压举升活塞【5】向上举升;在液压缸【4】上设置液压举升活塞【5】,在液压举升活塞【5】顶端设置横梁【6】,在横梁【6】的两端对称设置拔轮挂钩【7】,其作用是当液压举升活塞【5】向上举升时,带动横梁【6】和拔轮挂钩【7】同步举升,使用该装置能够方便的将电机叶轮从轮轴上拔下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董宝玉,未经董宝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8557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大罐原油太阳能电能双重加热装置
- 下一篇:偏心轴式半固定阻鼾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