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无动力增氧生态滤池污水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86213.6 | 申请日: | 2012-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858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13 |
发明(设计)人: | 田灵 | 申请(专利权)人: | 田灵 |
主分类号: | C02F3/30 | 分类号: | C02F3/30;C02F3/32;C02F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杨军 |
地址: | 浙江省杭州市浙江省杭州市天目山***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动力 生态 滤池 污水处理 系统 | ||
1.一种无动力增氧生态滤池污水处理系统,包括上层垂直流滤池和下层水平折流滤池,所述上层垂直流滤池与下层水平折流滤池之间隔有土工膜且通过穿过土工膜的过水管连通,所述上层垂直流滤池包括进水口、多孔布水管以及多孔集水支管,所述多孔集水支管设置在上层垂直流滤池底部,所述进水口与多孔布水管连通,所述多孔集水支管与过水管连通,所述下层水平折流滤池的顶部设有下层植物种植区,所述下层植物种植区处设有出水口,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垂直流滤池内部设有无动力充氧系统,所述无动力充氧系统包括水平通风管、垂直通风管以及多孔集水支管,所述水平通风管水平设置在上层垂直流滤池下部,所述水平通风管一端与多孔集水支管连通,所述水平通风管另一端伸出上层垂直流滤池,所述垂直通风管垂直设置在上层垂直流滤池内部,所述垂直通风管底端与多孔集水支管连通,所述垂直通风管顶端高出上层垂直流滤池顶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垂直流滤池底部水平设置有集水干管,所述集水干管与多孔集水支管、过水管均连通。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层水平折流滤池内设有至少两个折流板,所述折流板将下层水平折流滤池分隔成至少两个以上沿水平方向的折流通道,所述折流板相邻之间的间距为1.5-5m。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通风管相邻之间的中心距为0.5-2.5m,所述水平通风管中心标高高出多孔集水支管中心0.3-0.4m。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垂直通风管相邻之间的中心距为1-2.5m,所述垂直通风管顶端高出上层垂直流滤池顶部0.3-0.6m。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集水支管相邻之间的中心距为0.5-2.5m。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垂直流滤池的顶部表面积与下层植物种植区的表面积比为1-3:1。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垂直流滤池内装填有级配填料,所述上层垂直流滤池内的级配填料从下到上依次为卵石、碎石和石英砂,所述卵石粒径为30-50mm,所述碎石粒径为20-30mm,所述石英砂粒径为2-5mm。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层水平折流滤池内装填有级配填料,所述下层水平折流滤池内的级配填料从下到上依次为火山岩和碎石,所述火山岩粒径为30-60mm,所述碎石粒径为20-3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田灵,未经田灵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86213.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