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自主破料功用的料斗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86667.3 | 申请日: | 2012-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954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24 |
发明(设计)人: | 傅志昌;傅清江;王生劳;章贤献;李文生;许赫正;傅金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卓越鸿昌建材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B13/02 | 分类号: | B28B13/02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文华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5205 | 代理人: | 廖仲禧 |
地址: | 3623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自主 功用 料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料斗,具体是指一种具有自主破料功用的料斗。
背景技术
料斗是一种常见的供料机构,其一常见应用领域是在砌块机上应用,砌块机一般包括机架、供料系统、成型机、送板机及液压传动系统等;供料系统设于模具后上方,其一般包括料斗和布料机构,料斗的出料口设置有二料斗门,布料机构包括布料小车和导轨,工作时,由料口控制机构动作控制二料斗门间开合度的大小,料斗内的物料落入布料小车内,之后通过传动装置将载有物料的布料小车沿导轨送往模具上方,使所述物料送入模具中,再由后续的各系统实现砌块的最终成型作用。所述供料系统的料斗,同公知普通料斗一样,为一由四个侧壁围成的上下通透的框状结构,二料斗门初始时呈合并状态,料斗底部的物料在料斗门的内侧面堆积,此处经常会发生物料结团或结块,当二料斗门打开时,结团或结块的物料会堵住料口,由此影响物料下料作用,而且结团或结块的物料直接落入布料小车,会给后续的布料工作带来不便。
有鉴于此,本发明人针对现有料斗下料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本案由此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自主破料功用的料斗,在下料过程中通过自主破料松料实现优异下料效果。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具有自主破料功用的料斗,包括料斗本体和二料斗门,该二料斗门设置在上述料斗本体的下料口处,并且所述二料斗门相错位对接以密闭所述下料口;所述二料斗门的内侧面上于相对接的一端各布设有若干破料齿。
上述破料齿排列布设在靠近所述相对接的一端的边沿位置。
上述二料斗门上的破料齿呈交错排列布设。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实用新型一具有自主破料功用的料斗,在二料斗门的内侧面上于相对接的一端布设有若干破料齿,工作时,二料斗门由外界料口控制机构操控向两侧打开,此时破料齿随所述二料斗门打开而向两侧作耙齿动作,则下料口处的结团或结块的物料在破料齿的耙齿搅动作用下实现自主破料松料,由此确保了在二料斗门打开的同时,物料能够正常又顺利的下料。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新型料斗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局部A的结构放大图;
图3是本新型料斗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局部B的结构放大图。
标号说明
料斗本体 1 料斗门 2
破料齿 21 料口控制机构 3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如图1-4所示为本新型涉及的一种具有自主破料功用的料斗,包括料斗本体1和二料斗门2,该二料斗门2设置在料斗本体1的下料口处,并且该二料斗门2相错位对接设置以密闭下料口(参见图2);二料斗门2上传动连接有料口控制机构3,以控制该二料斗门张开或者闭合。
本新型的主要创新点在于:所述二料斗门2的内侧面上于相对接的一端各布设有若干破料齿31,参见图2所示,所述破料齿21在靠近二料斗门2各自的一端的边沿位置排列布设,以此当二料斗门2向两侧张开同时,能够对下料口的物料从中间向两侧进行完全又有效地耙齿;进一步,所述二料斗门2上的破料齿21呈交错排列布设(参见图4),以提升破料齿21对物料的破料松料作用。
由此。本新型一具有自主破料功用的料斗,工作时,二料斗门2由料口控制机构3操控向两侧打开,此时破料齿21随二料斗门2打开而向两侧作耙齿动作,则下料口处的结团或结块的物料在破料齿21的耙齿搅动作用下实现自主破料松料,由此确保了在二料斗门2打开的同时,物料能够正常又顺利的下料。
上述实施例和图式并非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卓越鸿昌建材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省卓越鸿昌建材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8666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