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轨自动排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86900.8 | 申请日: | 2012-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663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06 |
发明(设计)人: | 马晶;陈为民;翟计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1/40 | 分类号: | C02F1/4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022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轨 自动 排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的双轨自动排水装置涉及一种平流隔油沉淀池的无动力排水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工业污水处理处理系统中涉及一级处理的平流隔油沉淀池排水都采用潜水泵排水,由于动力能源耗费大使用成本高,潜水泵的维护成本也高。潜水泵排除的是平流隔油沉淀池出水室底部的水,由于潜水泵是吸入式排水,容易把已经沉淀在底部的污物吸入排放到下一级污水处理池中,会相应增加下一级处理设施的负荷。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污水处理平流隔油沉淀池中的双轨自动排水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双轨自动排水装置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包括上限位器1,行位开关2,浮筒3,布水堰板4,排水箱5,滑道套筒6,伸缩管7,集水管8,电动阀9,支座10,下限位器11,导向滑道12,沉淀池池壁13,排水箱支撑装置14,浮筒支撑板15;其特征在于:排水箱5前后两侧有对称的浮筒3;排水箱5上焊有浮筒支撑板15,排水箱5上边缘为布水堰板4,排水箱5底部连接有至少1个伸缩管7,伸缩管7连接集水管8,集水管8位于排水箱的下方且位于平流隔油沉淀池的底部,集水管8穿过沉淀池池壁13,集水管8在沉淀池壁外侧的管道上装有电动阀9;排水箱5左右两侧分别焊接着排水箱支撑装置14,排水箱支撑装置14上焊接有滑道套筒6,滑道套筒6套在导向滑道12上,导向滑道12与地面垂直固定在支座10上,支座10紧定在沉淀池池底;浮筒3连接浮筒支撑板15一端,浮筒支持板15另一端焊接在排水箱5的前后档板上。
所述的双轨自动排水装置导向滑道12为2个且中心在一条直线上。
所述的双轨自动排水装置中的滑道套筒6为2个且中心在一条直线上。
所述的双轨自动排水装置中的支座10为2个且中心在一条直线上。
所述的沉淀池双轨自动排水装置用不锈钢材料制作。
一种伸缩管包括伸缩管a7-1,伸缩管b7-2,螺栓7-3,压盖7-4,o型密封圈7-5,紧定螺栓7-6,集水管接管8-1其特征在于,伸缩管b7-2外环套有o型密封圈7-5与外套的伸缩管a7-1紧密配合;(为防止伸缩管a7-1被浮筒的上浮力拉动脱离集水管接管8-1),伸缩管a7-1与集水管接管8-1通过7-6紧定螺栓连接,伸缩管a7-1与集水管接管8-1有o型密封圈7-5密封;(为防止伸缩管b7-2被浮筒的上浮浮力拉动脱离伸缩管a7-1)伸缩管b7-2外套有o型密封圈7-5。
有益效果
双轨自动排水装置无动力能耗、节省潜水泵的设备投资、运行维护成本低;一次性调整好后不用维护,几乎无维修费用;而且由于排出的水始终是沉淀池上表面的清液,其出水水质要好于潜水泵排出的水,进而减轻了下一级处理设施的负荷。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伸缩管,可有效防止伸缩管7中的各节被浮筒的上浮力拉动而脱离。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双轨自动排水装置主视图;
图2双轨自动排水装置俯视图;
图3Ⅰ局部放大图
图4Ⅱ局部放大图
图中:1上限位器,2行位开关,3浮筒,4布水堰板,5排水箱,6滑道套筒,7伸缩管,8集水管,9电动阀,10支座,11下限位器,12导向滑道,13沉淀池,14排水箱支撑装置,15浮筒支撑装置;7-1伸缩管a,7-2伸缩管b,7-3螺栓,7-4压盖,7-5o型密封圈,7-6紧定螺栓,8-1集水管接管。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双轨自动排水装置如图1、图2所示,包括上限位器1,行位开关2,浮筒3,布水堰板4,排水箱5,滑道套筒6,伸缩管7,集水管8,电动阀9,支座10,下限位器11,导向滑道12,沉淀池池壁13,排水箱支撑装置14,浮筒支撑板15;其特征在于:排水箱5前后两侧有对称的浮筒3;排水箱5上焊有浮筒支撑板15,排水箱5上边缘为布水堰板4,排水箱5底部连接有至少1个伸缩管7,伸缩管7连接集水管8,集水管8位于排水箱的下方且位于平流隔油沉淀池的底部,集水管8穿过沉淀池池壁13,集水管8在沉淀池壁外侧的管道上装有电动阀9;排水箱5左右两侧分别焊接着排水箱支撑装置14,排水箱支撑装置14上焊接有滑道套筒6,滑道套筒6套在导向滑道12上,导向滑道12与地面垂直固定在支座10上,支座10紧定在沉淀池池底;浮筒3连接浮筒支撑板15一端,浮筒支持板15另一端焊接在排水箱5的前后档板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大学,未经济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8690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