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双供油系统同时供双油缸同步工作的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88202.1 | 申请日: | 2012-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008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24 |
发明(设计)人: | 傅志昌;傅清江;王生劳;章贤献;许赫正;傅金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卓越鸿昌建材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5B11/22 | 分类号: | F15B11/22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文华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5205 | 代理人: | 廖仲禧 |
地址: | 3623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供油 系统 同时 供双油缸 同步 工作 控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供油系统控制装置领域,尤指一种用于双供油系统同时供双油缸同步工作的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许多领域都需要用到液压技术,其中某些液压系统需要采用双供油系统,并联双油缸进行协同工作,由于系统本身的差异,再加上双油缸负荷的差异,油缸活动很难做到较精准的同步工作。目前解决油缸同步问题有多种方法,比如采用电气限位法、分流法、检测比较法等等,它们都存在结构复杂、成本高等问题,更关键是,液压油为不恒定流动液体,具有运动不规则、紊乱复杂特点,所述传统方法采用复杂结构进行控制限定,在一定程度上反而成为了影响液压油紊流的外在阻尼因素,故它们均很难真正实现双油缸高精度同步要求。
有鉴于此,本发明人针对现有双油缸系统同时供双油缸同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本案由此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双供油系统同时供双油缸同步工作的控制装置,其结构设计灵活、简单,真正实现了双油缸高精度同步工作。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用于双供油系统同时供双油缸同步工作的控制装置,为一装置本体,该装置本体内形成有呈并排设置的二并联管道和一与该二并联管道相垂直设置的直连管道,所述二并联管道的两端部各为一进油口和一出油口,该二出油口分别与所述直连管道的管身相连通,所述直连管道的两端部为二供油口;上述装置本体上位于上述二并联管道之间还形成有一与上述直连管道相垂直连通的调节管道,该调节管道内适配组装有一可伸入上述直连管道对上述直连管道内的油进行流量调节的调节栓。
上述调节管道的管径与上述直连管道的管径相同,上述直连管道与上述调节栓的端部相面对的内侧壁上凹设有与上述调节栓的端部相匹配的沉槽。
上述调节栓的端部呈尖锥状,对应上述直连管道的内侧壁上凹设有一供上述调节栓的端部适配插入的尖锥状的沉槽。
上述调节栓上套设有密封圈。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实用新型一种控制装置,两个供油系统的供油端分别与所述二并联管道的进油口相连接,两个油缸的输入端分别与所述直连管道的二供油口相连接;两个供油系统供两个油缸同步工作时,两个供油系统分别经由对应并联管道,再共同进入直连管道,最后由二供油口分别供给二油缸同步工作,两个供油系统通过二并联管道并联,克服了两个供油系统不可避免的压力差和流量差,达到供油同步要求;油缸外载荷不平衡会引起背压,当直连管道的阻尼大于并联管道的阻尼时,系统的不平衡会引起一个工作一个卸荷,达不到两个系统同步供两个油缸的目的,通过调节栓在直连管道内的伸出量的微调控制,直连管道内液压油借由其自身流体特性,在上述微调控制下实现自我平衡调节,使并联管道的阻尼大于直连管道的阻尼,但又小于由于外载荷不平衡引起的背压,从而使两个系统同时工作又同步运行,真正实现了双油缸高精度同步工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向剖视图。
标号说明
并联管道 1 进油口 11
出油口 12 直连管道 2
供油口 21 沉槽 22
调节管道 3 调节栓 4
密封圈 41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本新型涉及的一种用于双供油系统同时供双油缸同步工作的控制装置,如图1-2所示,为一装置本体,该装置本体内形成有二并联管道1和一直连管道2,二并联管道1呈并排设置,一直连管道2与二并联管道1相垂直设置,并构成一“凵”型状结构。二并联管道1的两端部各为一进油口11和一出油口12,二进油口11分别延伸至装置本体的表面,以供外界双供油系统分别适配连接,二出油口12形成在装置本体内,并分别与所述直连管道2的管身相对应连通。所述直连管道2的两端部为二供油口21,它们也分别延伸至装置本体的表面,以供外界双油缸分别适当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卓越鸿昌建材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省卓越鸿昌建材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8820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钻孔静压桩机
- 下一篇:一种锅炉余热发电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