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结构改进的逆渗透马达套合固定座体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88622.X | 申请日: | 2012-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407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发明(设计)人: | 黄文杭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湾双色塑胶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5/24 | 分类号: | H02K5/24;H02K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新智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00 | 代理人: | 胡福恒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结构 改进 渗透 马达 固定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结构改进的逆渗透马达套合固定座体,尤指一种应用于逆渗透马达结构的所属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按目前已知的逆渗透马达如图6、图7和图8所示,其是由一套合固定座组10、一驱动马达本体20及一阀盖体30所构成,该驱动马达本体20结合一偏心震动驱动头座21,而套合固定座组10一侧是套设固定于该驱动马达本体20所设偏心震动驱动头座21,且套合固定座组10另侧再与阀盖体30结合,藉由驱动马达本体20的偏心震动驱动头座21作动连动阀盖体30进行汲水作动,但其具有下列问题存在:
1.结构稳定性差:其套合固定座组是为塑性材质,因材料的特性使用具有可挠性,故驱动马达本体的偏心震动驱动头座作动连动阀盖体进行汲水作动时,该套合固定座组与驱动马达本体的偏心震动驱动头座结合中心处,易因刚性不足而受力产生变形,故其结构稳定性差。
2.使用稳定性差:其套合固定座组是为塑性材质,因材料的特性使用具有可挠性,故驱动马达本体的偏心震动驱动头座作动连动阀盖体进行汲水作动时,该套合固定座组与驱动马达本体的偏心震动驱动头座结合中心处,易因刚性不足而受力产生变形,使汲水泄出或泄流至错误位置,故其使用稳定性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改进的逆渗透马达套合固定座体。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结构改进的逆渗透马达套合固定座体,它包括:
一套合固定座组,该套合固定座组设有一套合固定座本体及一高刚性补强板体,而套合固定座本体设有一内凹卡制平台部及数固定导孔部,该内凹卡制平台部设有数套合孔部,另高刚性补强板体设有数对合套孔部,而高刚性补强板体外侧环缘设有一定位卡制缘部,其高刚性补强板体是设于套合固定座本体所设内凹卡制平台部,且高刚性补强板体的定位卡制缘部卡制于套合固定座本体的内凹卡制平台部边缘,而高刚性补强板体所设数对合套孔部,是相对于套合固定座本体的内凹卡制平台部所设数套合孔部。
所述高刚性补强板体是为高刚性及高硬度的板材所构成。
所述高刚性补强板体是为金属板。
所述高刚性补强板体是为塑钢板。
所述内凹卡制平台部设有数结合导孔部,而数结合导孔部分别设有一结合件,另高刚性补强板体设有数定位结合孔,其高刚性补强板体是与套合固定座本体结合,而高刚性补强板体所设数定位结合孔,是相对于套合固定座本体的内凹卡制平台部所设数结合导孔部,并以数结合件予以结合。
藉由将结合高刚性补强板体的套合固定座本体,一侧与驱动马达本体所设偏心震动驱动头座套合,而另侧与阀盖体结合,于驱动马达本体的偏心震动驱动头座作动连动阀盖体进行汲水作动,而驱动马达本体的偏心震动驱动头座相对于套合固定座本体中心处,因结合一高刚性补强板体使受力处刚性提升,有效防止套合固定座本体因受力产生变形令汲水泄出或泄流至错误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结构稳定性佳:其驱动马达本体的偏心震动驱动头座作动连动阀盖体进行汲水作动,而驱动马达本体的偏心震动驱动头座相对于套合固定座本体中心处,因结合一高刚性补强板体使受力处刚性提升,有效防止套合固定座本体因受力产生变形,故其结构稳定性佳。
2.使用稳定性佳:其驱动马达本体的偏心震动驱动头座作动连动阀盖体进行汲水作动,而驱动马达本体的偏心震动驱动头座相对于套合固定座本体中心处,因结合一高刚性补强板体使受力处刚性提升,有效防止套合固定座本体因受力产生变形令汲水泄出或泄流至错误位置,故其使用稳定性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组合状态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状态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局部剖面状态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套合固定座本体与高刚性补强板体立体分解状态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的套合固定座组与阀盖体结合的局部剖面状态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已知立体分解状态参考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已知侧视剖面状态参考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已知套合固定座组与阀盖体结合的局部剖面状态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湾双色塑胶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台湾双色塑胶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8862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热保健鞋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移动式警示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