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喷器与钻机联动安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89618.5 | 申请日: | 2012-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887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13 |
发明(设计)人: | 王立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盐城佰信石油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4/00 | 分类号: | E21B44/00;F15B20/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4700 江苏省盐***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喷器 钻机 联动 安全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安全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在油田井控防喷器关闭后,防止误操作造成钻具拉断或井架被拉垮的防喷器与钻机联动安全装置,属于石油井控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井控设备中的防喷器是石油天然气钻井中防止井喷必备的安全装置,半封防喷器在通过地面防喷器控制装置的操作关闭后,时常发生因误操作而造成提滑井口套管扣、提断钻杆等事故。特别是在发生井喷紧急事故时,其现场秩序被打乱,气氛亦十分紧张,操作工人往往容易手忙脚乱,此时的误操作就是极可能发生的事,加之井喷事故又多发于起下钻的过程中,因此极易造成游动系统与钻具没分开就强行提拉游动系统的慌乱操作,导致井口套管扣被提滑、钻杆被提断的事故发生,极端情况下还可能产生井架被拉垮的恶性事故出现。因此人们希望有一种一旦防喷器关闭井口,游动系统就无法启动、钻机就不能工作的联动安全装置运用于油田井控设备中。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喷器与钻机联动安全装置,解决当防喷器半封井口时,因操作工人的误操作而造成提滑井口套管扣、提断钻杆等事故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釆取以下技术方案实施:一种防喷器与钻机联动安全装置,包括工作气路和控制气路,工作气路由钻机司钻台主气源6、常开继气器5、管路7组成,所述钻机司钻台主气源6通过常开继气器5的气源口I、工作口G、管路7供气于控制井口钻机工作的控制系统;控制气路由液压控制油缸1、行程阀2、控制气源3、常闭继气器4、管路7组成,液压控制油缸1与行程阀2相对固定,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控制油缸1无杆腔中的油孔通过管路7接入在连接防喷器闸板油缸无杆腔油孔的管路上;所述控制气源3分别通过管路7与行程阀2的气孔P、常闭继气器4的气源口I'相连接;行程阀2的气孔A与大气D相通,气孔B通过管路7与常闭继气器4的控制口K'相连接;所述控制气路中常闭继气器4的工作口G'与工作气路中常开继气器5的控制口K连接相通。
将本实用新型联接在控制井口钻机工作的司钻台控制管路上,只要防喷器不关闭,常开继气器5不影响司钻控制台的工作。一旦防喷器关闭,该常开继气器5就会关闭,控制井口钻机工作的控制系统供气中断。在此状态下,操作人员的所有误操作全部无效,钻具无法上提,完全避免了钻具被拉断或井架被拉垮的事故发生,实现了自锁安全保护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具有自锁性能好,动作灵敏、安全可靠等优点。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常态控制系统气路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防喷器半封井口后控制系统气路图。
在附图1和2中:1液压控制油缸,2行程阀,3控制气源,4常闭继气器,5常开继气器,6钻机司钻台主气源,7管路,I、I′气源口,K、K′控制口,G、G′工作口,F放气口,D大气,A、B、P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工作气路和控制气路,常态下,工作气路中的钻机司钻台主气源6通过常开继气器5的气源口I、工作口G、管路7供气于控制井口钻机工作的控制系统使钻机工作,控制气源3经行程阀2中的P、A气孔与大气D相通,控制气路处于关闭状态。
如图2所示,当防喷器半封油田井口时,通过关闭防喷器闸板的油路同时向控制气路中的液压控制油缸1无杆腔注入压力油,活塞杆伸出压下行程阀2,控制气源3经行程阀2的气孔P、B进入常闭继气器4的控制口K',并推动活塞位移,使常闭继气器4打开,控制气源3经常闭继气器4的气源口I'、工作口G'进入常开继气器5的控制口K,并推动常开继气器5中的活塞位移,使常开继气器5关闭,控制井口钻机动作的钻机司钻台主气源6中断,回气经常开继气器5的工作口K、放气口F放出,使钻机停止工作。在此状态下,操作人员的所有误操作全部无效,钻具无法上提,完全避免了钻具被拉断或井架被拉垮的事故发生,实现了自锁安全保护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盐城佰信石油机械有限公司,未经盐城佰信石油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8961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