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钢板吊运信息自动识别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90327.8 | 申请日: | 2012-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548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03 |
发明(设计)人: | 贾文河;李尚春;沈大良;张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宝信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19/067 | 分类号: | G06K19/067;G06K17/00 |
代理公司: | 上海集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4 | 代理人: | 周成;肖祎 |
地址: | 2019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板 信息 自动识别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板吊运检测技术,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钢板吊运信息自动识别系统。
背景技术
钢板在储运过程中,主要使用的搬运手段是采用行车吊运,由于行车吊运作业为高危作业,一般禁止地面人员在吊运过程中进入行车的作业区,因此,对于吊运钢板的信息核对只能依靠行车工目视钢板表面的喷印信息。但是,行车工的操作主要在离地面十几米高的行车驾驶室完成,对于地面信息的识别存在死角,另外在环境光线过强或过弱时,对于喷印信息的识别能力也会大大降低,容易造成对吊运目标的识别错误。虽然目前也有配备地面确认人员,但是,由于操作安全的限制和钢板堆放高度的影响,地面人员对钢板表面喷印信息的识别仍然存在较大的局限性。
随着RFID(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在物流行业中的应用日趋成熟,该技术也被引入到钢板的储运管理中,但目前的应用主要局限于地面人员采用手持设备对钢板的信息进行核对,由于行车作业对地面人员的限制,手持设备也无法实时对吊运作业的准确性进行核对。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钢板吊运信息自动识别系统,能够提高自动识别率钢板吊运信息。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该钢板吊运信息自动识别系统包括固设于钢板表面并载有该钢板信息的RFID标签、与RFID标签相连接且悬浮于钢板边缘外的标签天线、设于行车吊梁上的读写终端,读写终端包括RFID天线和RFID读写器,RFID天线接收RFID标签的钢板信息并输入至RFID读写器。
所述的RFID天线的数量为多个,并列布置于吊梁下侧方,并分别通过天线支架与吊梁相固定,天线支架内布置有连接RFID天线与RFID读写器的电缆线。
所述的RFID读写器上还设有用于发送校验结果的无线网络模块。
所述的标签天线悬浮于钢板边缘外2~3cm。
所述的标签天线与钢板表面成10°~30°夹角。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实用新型的钢板吊运信息自动识别系统包括固设于钢板表面并载有该钢板信息的RFID标签、与RFID标签相连接且悬浮于钢板边缘外的标签天线、设于行车吊梁上的读写终端,读写终端包括RFID天线和RFID读写器,RFID天线接收RFID标签的钢板信息并输入至RFID读写器。在吊运钢板时,可先通过RFID读写器对RFID标签的钢板信息进行读取,并发送校验结果,从而实现简便、快速、自动识别钢板吊运信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识别系统的结构及使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请结合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钢板吊运信息自动识别系统包括固设于钢板1表面并载有该钢板1信息的RFID标签10、与RFID标签10相连接且悬浮于钢板1边缘外的标签天线11、设于行车吊梁2上的读写终端,读写终端包括RFID天线13和RFID读写器14,RFID天线13接收RFID标签10的钢板1信息并输入至RFID读写器14。其中,RFID标签10通过背胶粘贴固定在钢板1表面上,而RFID天线13与RFID标签10为相同的抗剪切纸质材料,在钢板1吊运过程中,确保悬空的标签天线11可以依附在钢板1侧面,防止受外力损伤,而在需要被识别的时候可以悬空,防止钢板1的金属材质对RFID读写性能的影响。
为避免钢板1互相压靠导致标签信息无法读取情况的发生,特在张贴标签时,将标签天线11伸出钢板1边缘外2~3cm。并且为了便于从行车大梁的RFID天线13处100%读取到钢板1信息,标签天线11与钢板1表面应成一定角度可保证读取效果。实验证明,这个角度在10°~30°时读取效果较好。
所述的RFID天线13的数量为多个,并列布置于吊梁2下侧方,并分别通过天线支架15与吊梁2相固定,天线支架15内布置有连接RFID天线13与RFID读写器14的电缆线。并列设置可减小钢板1标签不同的粘贴位置误差对读写操作造成影响。并且考虑到行车上读取器的频段选取,既不适于读取距离过长(因读到很多钢板RFID信息,而造成系统判断的困难),又不适合过短(易读取几张同时搬运的钢板RFID信息而难以识别),因此RFID天线13距离钢板1表面的位置设计为30~50cm为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宝信软件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宝信软件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9032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防伪印刷层的智能卡
- 下一篇:一种基于漏泄电缆的新型煤矿井下定位系统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设备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介质、信息复制装置和信息复制方法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设备、信息重放设备、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以及信息重放设备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回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和信息回放设备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装置
- 信息终端,信息终端的信息呈现方法和信息呈现程序
- 信息创建、信息发送方法及信息创建、信息发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