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钣金模具卧式出料系统及具有该卧式出料系统的钣金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91096.2 | 申请日: | 2012-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795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13 |
发明(设计)人: | 李国柱;梁吉飞;杜亚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大金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45/02 | 分类号: | B21D45/02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王昕;李双皓 |
地址: | 519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模具 卧式 系统 具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钣金模具,特别是涉及一种钣金模具卧式出料系统,及具有该卧式出料系统的钣金模具。
背景技术
目前,钣金模具需操作员手伸进模腔取、放料,这种生产方式存在安全隐患,效率不高,单个工件生产成本高的问题。为了防止模具压伤手臂,使用一种带磁铁的小装置来取、放料,该装置由手柄、压杆、磁铁、支撑部位组成,磁铁安装在压杆上,操作员握住手柄,将料片吸起来,放入模腔内,大拇指按压压杆,压杆与支撑部位共同作用将磁铁与料片分开,实现手臂不进模腔。这种装置存在的缺点是:(1)由于该装置手柄型号有限,对于小模具可以起到一定的预防作用,但对于大型模具则不能起到很好的效果,手臂依然会伸进模腔;(2)使用此装置时,需肉眼判断料片的吸附位置,以保证吸起料片后不会发生掉落,侧斜等问题;(3)放料时,需前后推动手柄,以调整料片在模腔中的位置,调动过程中磁铁与料片之间相对运动造成刮锌。
综上,整个取放料过程由于需要找准吸附位置,调整料片,生产效率比手工取、放料片更低。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钣金模具卧式出料系统,其在提高生产安全性的同时能不影响或适当提高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上述卧式出料系统的钣金模具。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第一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钣金模具卧式出料系统,包括两个双作用气缸、两个刮料杆、电磁换向阀和接线盒,两个所述气缸横向并排设置,且两个所述气缸的两个接气口通过气管和所述电磁换向阀实现并联连接,所述电磁换向阀与所述接线盒通过导线连接,两个所述刮料杆均沿与所述气缸伸缩方向垂直的方向设置,且两个刮料杆的一端分别与两个所述气缸的活塞杆连接,另一端相对。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两个所述气缸的两个接气口与所述电磁换向阀的接气口之间的气路上均设置有限流阀。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磁换向阀为二位三通电磁换向阀。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气缸为精密气缸。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刮料杆包括安装部、刮料部和连接在该安装部与该刮料部之间的连接部,所述安装部与所述活塞杆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刮料部上设置有辅助刮料装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的下表面设置有避让缺口。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两个所述气缸均具有封闭环,在该密封环内设置有磁环,在两个所述气缸的侧面上设置有磁性开关,该磁性开关的位置与所述封闭环运动行程的起始端相对应,且该磁性开关与所述接线盒通过导线连接。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第二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钣金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下模包括下模座和下模板,该下模板具有下压料面,还包括上述的钣金模具卧式出料系统,两个所述气缸安装在所述下模座上并位于所述下压料面的两侧,所述接线盒通过导线与冲床的控制器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采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钣金模具卧式出料系统,操作员只需将料片放入模腔即可,不必手工取料,因此,该装置具有更高的安全性;而且,在减员增效方面,由于采用自动出料,每台冲床配备的操作员由过去的两名减为现在的一名,人员的生产效率提升1倍以上,单个产品的生产成本降低为改善前的一半甚至更低。
附图说明
图1为具有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的卧式出料系统的钣金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钣金模具的下模的俯视图;
图3为图1所示钣金模具的卧式出料系统的气路图;
图4为图1所示钣金模具的卧式出料系统的电路图;
图5为图1所示钣金模具的卧式出料系统的刮料杆的结构示意图。
以上各图中,10-上模,11-上模座,12-上垫板,20-下模,21-下托板,22-下垫铁,23-下模座,23a-下压料面,24-下垫板,25-下模板,26-下脱板,30-卧式出料系统,31-气缸,32-刮料杆,32a-安装部,32b-连接部,32c-刮料部,32d-避让缺口,33-限流阀,34-电磁换向阀,35-磁性开关,36-接线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大金精密模具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大金精密模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9109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制造核电蒸发器过渡锥体锻件的成形装置
- 下一篇:剪后跑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