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普外科四肢创口无线缝合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92232.X | 申请日: | 2012-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764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13 |
发明(设计)人: | 王震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震东 |
主分类号: | A61B17/04 | 分类号: | A61B17/04 |
代理公司: | 大庆市建华专利事务所 23119 | 代理人: | 王德志 |
地址: | 163711 黑***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外科 四肢 创口 无线 缝合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医疗缝合器械,具体涉及的一种普外科四肢创口无线缝合器。
背景技术
近些年,无线缝合技术已经备受关注。无线缝合设备也在逐渐增多,但这类设备大都适用于手术后的无线缝合,结构一般较为固定,不能随创口的形状进行现在调整,另外,医院普通外科接收的病人,创口多为不规则线条,普外医生几乎很少见到像手术切口一样呈直线的创口,这些不规则创口在无线缝合时不能直接使用适用于手术后皮肤缝合的设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普外科四肢创口无线缝合器,用于解决目前手术后使用的皮肤创口缝合器无法直接满足普外科病人不规整创口缝合要求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普外科四肢创口无线缝合器包括基片,基片是由弧形杆连接的两个软胶片组成,两个软胶片的末端分别交替设置有括锁齿条和与锁齿条配套使用的锁座;软胶片上交替设有圆胶头、胶头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软胶片上开有排气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软胶片内侧设置气垫,气垫的外壁与软胶片的内壁固定在一起。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积极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软胶片上设置圆胶头、胶头套,使相邻的两个软胶片能根据创口的形状需要,进行错位连接,方便使用,更具连接使用的灵活性;
2、本实用新型将软胶片末端的锁齿条与另一软胶片的锁座插装连接后,形成一个环形,环形增加了对创口周围肌肉固定的牢靠性,加快了创口的愈合;
3、本实用新型在软胶片上加设排气孔,方便软胶片下面固定的皮肤排气、排热,增加皮肤的舒适程度;
4、本实用新型在软胶片内侧设有气垫,根据皮肤消肿以及创口恢复的情况,可直接向气垫内注入气体即可,减少因再次调整锁齿条而导致创口的二次裂开,延长创口愈合的时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弧形杆,2软胶片,3锁齿条,4锁座,5圆胶头,6胶头套,7排气孔,8气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普外科四肢创口无线缝合器包括基片。本实用新型中的基片是由弧形杆1连接的两个软胶片2组成,其中,两个软胶片2位于弧形杆1的两端,弧形杆1设置的目的是越过创口,减少与创口的接触,防止二次感染而导致愈合时间的延长。两个软胶片2的末端分别交替设置有括锁齿条3和与锁齿条3配套使用的锁座4。一个软胶片末端的锁齿条可与另一个软胶片末端的锁座配套使用。插装后,形成环形缝合器,对于胳膊或腿出现创口时,使用环形缝合器可有效达到创口处理一次,长期保持。另外,软胶片2上还交替设有圆胶头5、胶头套6。一个软胶片上的圆胶头可与另一个软胶片上的胶头套配套使用。圆胶头5、胶头套6的设置,实现了相邻两个软胶片可根据创口的形状进行错位连接,而且固定后,对创口的向心推力更加合理,加快了创口的愈合时间。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考虑到长期将软胶片贴在皮肤上,会引起皮肤发热出汗等等不舒适的情况,因此,为解决该问题,可将软胶片2上开设排气孔7,以此来增加皮肤的舒适度。
在上述的基础上,随着皮肤的消肿以及创口的逐渐恢复,本实用新型使用时会逐渐感到松动,为方便快捷地调整松紧度,同时,又不影响创口的愈合,可在软胶片2的内侧设置气垫8,气垫8的外壁与软胶片2的内壁固定在一起。通过向气垫内逐渐打入气体,使本实用新型使用过程中始终处于适度的绷紧状态,缩短了创口的愈合时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震东,未经王震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9223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