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用手套箱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92335.6 | 申请日: | 2012-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273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发明(设计)人: | 三轮健二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井上建上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7/04 | 分类号: | B60R7/04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15 | 代理人: | 张明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沙***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内饰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用手套箱。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作为代步工具的汽车的发展趋势也越来越多元化。从近几年的发展趋势来看,人们越来越注重汽车的内饰设计,因为汽车的外观是给别人看的,而真正让人享受的还是汽车的内部结构。从造型设计角度来讲,在整车设计中,内饰设计所占比率约一半以上。因为相对于外形而言,内饰设计所涉及的组成部分相对繁多。汽车内饰产品,近年来大受汽车行业的欢迎,很多爱车人士也乐此不彼的追求爱车的装饰,相对以此相产生的汽车内饰用品更是品类繁多。
手套箱属于汽车的重要配件,在中高档汽车中属于必备用品。一般的手套箱均采用塑胶件制成,用于放置所需物品。在目前的塑胶件成品的制成过程中,一般均采用热板熔接或者超声波熔接,通过热板熔接制成的塑胶件成品容易变形,浪费成本;采用超声波熔接的塑胶件成品比较有局限性,只能用于一些面积较小的塑胶件成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车用手套箱,采用振动熔接制成的面板制造过程简单,不容易变形,且不受面积限制,该车用手套箱可通过开关按钮控制面板自动上下滑动,便于拿放物品。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车用手套箱,包括有采用两个塑胶成形品振动熔接的面板和与面板连接的箱体,所述箱体内部为置物空间,所述箱体与车体内腔匹配,所述面板设置有控制所述面板相对箱体滑动开关按钮。
进一步地,所述箱体与车体内腔连接的一侧设置有连接体,所述箱体通过该连接体与车体内腔连接。
其中,所述箱体的底部外表面设置有嵌体,当箱体位于车体内腔时,该嵌体卡入车体内。
其中,所述箱体的两侧外表面设置有卡扣,当箱体位于车体内腔时,箱体两侧的卡扣与车体内腔卡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车用手套箱,该车用手套箱的面板采用两个塑胶成形品通过振动熔接制成,由于塑胶件的价格较低,故本实用新型的生产成本投入较少;通过振动熔接制成的面板精度较高,强度较大,不容易变形,且不受熔接面积的局限,匹配不同的箱体,使用范围较广;该车用手套箱可通过开关按钮控制面板自动上下滑动,便于拿放物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车用手套箱的安装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车用手套箱另一方位的结构示意图。
图1至图2中包括有标记:
1——面板 2——箱体
3——置物空间 4——开关按钮
5——螺钉 21——连接体
22——嵌体 23——卡扣。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至图2,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车用手套箱,包括有采用两个塑胶成形品振动熔接的面板1和与面板1连接的箱体2,所述箱体2内部为置物空间3,所述箱体2与车体内腔匹配,所述面板1设置有控制所述面板1相对箱体2滑动开关按钮4。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车用手套箱,该车用手套箱的面板1采用两个塑胶成形品通过振动熔接制成,由于塑胶件的价格较低,故本实用新型的生产成本投入较少;通过振动熔接制成的面板1精度较高,强度较大,不容易变形,且不受熔接面积的局限,制成的面板1面积可大可小,同时匹配相适应的箱体2,类型较多,可适应用于不同类型、不同档次的汽车内,给用户多种选择;该车用手套箱可通过开关按钮4控制面板1自动上下滑动,当面板1向上滑动时,箱体2打开,便于拿放物品;当面板1向下滑动时,箱体2关闭,可防止灰尘或杂物进入箱体2内,及时保持箱体2内部及箱体2内物品的清洁。
进一步地,所述箱体2与车体内腔连接的一侧设置有连接体21,所述箱体2通过该连接体21与车体内腔连接。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箱体2与车体内腔连接的一侧设置连接体21,当箱体2安装于车体内腔时,该连接体21插入车体内腔,从而对箱体2进行安装固定,避免箱体2在车体内腔中发生摇晃现象,使得物品可以平稳地放置在箱体2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井上建上汽车部件有限公司,未经东莞井上建上汽车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9233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载设备及其构成的减振系统
- 下一篇:支架搬运车及其行车辅助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