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玩具汽车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93174.2 | 申请日: | 2012-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227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发明(设计)人: | 樊书印 | 申请(专利权)人: | 樊书印 |
主分类号: | A63H17/00 | 分类号: | A63H17/00;A63H17/2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百瑞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40 | 代理人: | 苟明英 |
地址: | 广东省深圳市福***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玩具 汽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玩具汽车。
背景技术
本人在中国已申请一种玩具汽车专利,专利申请号为201220489327.6,包括汽车主体、驱动装置、汽车前后轮以及电解质溶液动力装置,所述电解质溶液动力装置包括壳体、放置在壳体内的阴极板和阳极板以及用于固定在壳体上并固定阴极板和阳极板的电池盖,汽车主体后端设置有安装电解质溶液动力装置的固定装置,电解质溶液动力装置可拆卸的插入固定装置内。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马达及连接齿轮,所述马达通过导线与所述阴极板、阳极板进行电连通进而给玩具汽车提供动力。由于电解质溶液动力装置是可拆卸的插入汽车主体内,当玩具汽车跑动时,电解质溶液动力装置可能会晃动,进而可能会使电解质溶液动力装置出现松动,从而影响马达通过导线和阴极板、阳极板进行电连通;另外,尤其是在玩具汽车跑动较快时会使晃动加剧,电解质溶液动力装置就有可能从汽车主体上脱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安装在汽车主体内的部件能够正常工作、各部件在汽车主体内不易受到损害的玩具汽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玩具汽车,包括汽车主体、电解质溶液动力装置以及驱动装置,所述电解质溶液动力装置可拆卸的插入汽车主体的后端,所述汽车主体上安装一汽车面壳罩子,所述汽车面壳罩子压住电解质溶液动力装置。
优选的,所述汽车面壳罩子在对应汽车主体后端安装所述电解质溶液动力装置部位设置一用于安装、取出所述电解质溶液动力装置的开口。由于电解质溶液动力装置主要是通过壳体和电池盖部分将所述电解质溶液动力装置从汽车主体内拉出,而电池盖突出在电解质溶液动力装置的上部,所以汽车面壳罩子在电解质溶液动力装置处设置开口以便电解质溶液动力装置能够安装及拉出;而且还可以节省材料,使汽车更加美观。
优选的,所述电解质溶液动力装置包括壳体和电池盖,所述开口两端的汽车面壳罩子部分设置有用于压住所述壳体边沿以及电池盖的边沿凸起的卡位结构。将所述开口的宽度设置成所述电池盖宽度大小,且其两侧的卡位结构压紧所述电池盖上的边沿凸起和壳体的边沿处,进而连同汽车主体上的固定装置更加牢固的将电解质溶液动力装置固定在汽车主体内。
优选的,所述汽车面壳罩子前端设置一第一卡扣,汽车主体设置一与第一卡扣卡接的第二卡扣。卡接方便固定和拆卸,从而一旦汽车部件出现异常方便打开汽车面壳罩子进行检查和维修。
优选的,所述汽车面壳罩子上设置一通孔,所述通孔位于所述第一卡扣处并紧靠所述第一卡扣,所述通孔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卡扣的长度,所述通孔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一卡扣的宽度。该通孔不仅能够方便生产、节省材料,而且还可以从外部透过该壳通孔清楚地看到内部的卡扣,从而便于组装、拆卸。
优选的,所述汽车面壳罩子开口边沿处设置一与电池盖配合的台阶,所述台阶位于所述卡位结构顶端。在开口处设置一向下的台阶从而与电池盖形成为一体对阴极板和阳极板能够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进而可保证其正常与驱动装置进行电连接且防止灰尘或其它东两落入;而且台阶与电解质溶液动力装置接触后会产生一定的摩擦从而对其也起到一定的固定作用;另外,这种设置还可以使玩具汽车更具结构性和一体性而使其更加美观。
优选的,所述汽车面壳罩子两侧边沿处设有向下凸起的卡位凸起,汽车主体上设置有与所述卡位凸起卡接的卡槽。由于汽车面壳罩子前端通过卡扣同汽车主体连接固定,后端又设置有开口,为了能够使汽车面壳罩子能够更加牢固的固定在汽车主体上且对电解质溶液动力装置的固定效果更好,就在汽车面壳罩子两侧边沿设置成向下凸起的卡位凸起,从而同汽车主体上的卡槽配合卡接。
优选的,所述汽车面壳罩子设置四个用于避让车轮的避空位。避空位用于避让汽车前后轮,从而方便汽车前后轮正常运转。
优选的,所述汽车面壳罩子前端端部设置有向下凸起的支撑骨位,汽车主体上设置有放置并支撑所述支撑骨位的凹陷部。支撑骨位放置在凹陷部内起到支撑面壳罩子的作用,从而可以避免汽车面壳罩子某处因受力、受压过大而受损;而且通过支撑骨位和凹陷部可对汽车面壳罩子前端进行限位使卡扣的卡接更加牢固。
优选的,所述支撑骨位顶端小、根部大,所述支撑骨位为两个,分别位于汽车面壳罩子两侧。这样设置就可以增强支撑骨位的牢固性,使其在与汽车主体连接的过程中不易损坏,进而对汽车面壳罩子起到有效的保护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樊书印,未经樊书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9317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