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连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95595.9 | 申请日: | 2012-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559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03 |
发明(设计)人: | 廖芳竹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02 | 分类号: | H01R13/02;H01R4/02;H01R12/5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316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连接芯片模块至印刷电路板的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电连接器,用以电性连接芯片模块与电路板,如中国专利公告第2872630Y号专利所揭示。该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及若干收容在绝缘本体内的导电端子。导电端子包括主体部、自主体部竖直向下延伸的挡止部及自主体部向上延伸的接触部。绝缘本体上设有若干端子收容孔及若干与端子收容孔连通的锡球容纳部,导电端子末端的挡止部与锡球容纳部的侧壁形成可以活动收容锡球到其中的收容空间。
挡止部封住锡球容纳槽的部分开口且锡球与挡止部接触,所以,在焊接锡球时,锡球变为液态的锡液且导电端子与端子收容孔之间具有间隙,锡液会随着导电端子与端子收容孔之间的间隙沿着挡止部向主体部爬升,容易产生虹吸现象,进而影响电连接器与电路板之间的电性连接。
鉴于上述状况,确有必要提供一种新型的电连接器以解决现有技术方案中存在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防止虹吸现象的电连接器。
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若干导电端子及若干锡球,所述绝缘本体具有相对设置的顶面与底面及若干贯穿顶面与底面的端子收容槽,所述导电端子与所述锡球收容在所述端子收容槽中,所述导电端子包括主体部、自主体部向上弯折延伸的弹性臂及自主体部向下弯折延伸的连接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具有抵接锡球的自由末端,所述锡球整体位于自由末端的一侧且自由末端位于主体部与锡球之间。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界定:所述连接部包括自主体部向下弯折延伸的延伸部及自延伸部向上弯折延伸的抵持部,所述抵持部的自由末端外侧抵接锡球,所述抵持部的自由末端位于绝缘本体的底面之上,所述抵持部的末端与主体部之间具有一个间隙。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界定:所述锡球焊接变为液态的锡液,所述锡液在抵持部与延伸部的交界处停止爬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界定:所述导电端子还包括自主体部的相对一侧向上延伸且固定导电端子的固持部,所述端子收容槽包括收容导电端子的主体部的容置槽及与容置槽相连通且收容导电端子的固持部的固持槽,所述绝缘本体还包括贯穿底面的若干锡球容纳槽,所述锡球容纳槽呈阶梯状且与连接部共同夹持锡球,所述绝缘本体还包括贯穿顶面的若干通槽,所述通槽与顶面呈阶梯状且相互连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界定:所述导电端子的弹性臂包括自主体部向上且向主体部的一侧弯折延伸的折弯部、自折弯部向主体部的另一侧弯折延伸的按压部及自按压部向上弯折延伸的接触部,所述接触部上设有能够增加接触稳定性的凹槽,所述连接部呈半圆环状设置。
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若干导电端子及若干锡球,绝缘本体具有相对设置的顶面与底面及若干贯穿顶面与底面的端子收容槽,所述导电端子与所述锡球收容在端子收容槽中,所述导电端子包括主体部、自主体部向上弯折延伸的弹性臂及自主体部向下弯折延伸的连接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呈弧形设置,所述连接部具有抵接锡球的自由末端且弧形最底端外切线相对锡球的球心更靠近绝缘本体的底面。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界定:所述连接部包括自主体部向下弯折延伸的延伸部及自延伸部向上弯折延伸的抵持部,所述连接部具有自主体部的一侧向下延伸设置的内侧及自主体部的另一侧向下延伸设置的外侧,所述抵持部的自由末端外侧抵接锡球,所述抵持部的自由末端位于绝缘本体的底面之上,所述抵持部的末端与主体部之间具有一个间隙。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界定:所述导电端子还包括自主体部的相对一侧向上延伸且固定导电端子的固持部,所述端子收容槽包括收容导电端子的主体部的容置槽及与容置槽相连通且收容导电端子的固持部的固持槽,所述绝缘本体还包括贯穿底面的若干锡球容纳槽,所述锡球容纳槽呈阶梯状设置且与连接部共同夹持锡球,所述绝缘本体还包括贯穿顶面的若干通槽,所述通槽与顶面呈阶梯状且相互连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界定:所述导电端子的弹性臂包括自主体部向上且向主体部的一侧弯折延伸的折弯部、自折弯部向主体部的另一侧弯折延伸的按压部及自按压部向上弯折延伸的接触部,所述接触部上设有能够增加接触稳定性的凹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界定:所述连接部呈半圆环状设置,所述连接部具有弹性且当锡球组装入锡球容纳槽时,所述抵持部相对于锡球发生弹性变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9559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