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治疗尖锐湿疣的软膏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96749.6 | 申请日: | 2012-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208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8 |
发明(设计)人: | 党新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诚者成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35/00 | 分类号: | A61M35/00;A61K36/896;A61P17/12;A61P31/20;A61K31/04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2022 安徽省合肥市包河***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尖锐湿疣 软膏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药物治疗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治疗尖锐湿疣的软膏。
背景技术
尖锐湿疣在我国是最主要的性病之一,有些地区发病数占全部性病病人的20%~31%,为第2位或第3位。我国南方比北方多见,好发年龄在16~35岁之间。尖锐湿疣的传染性很强,发病率较高,在国外仅次于非淋菌性尿道炎和淋病,占第三位。在国内因尚无条件检测非淋菌性尿道炎,所以它居淋病之后,占第二位,其年增长率超过100%,居各类性病之首。目前治疗尖锐湿疣临床常采用激光、冷冻、电灼等物理类治疗方式,此类方法虽可以较快祛除肉眼可见疣体,但对于肉眼难以辨别的微小疣体及皮下潜伏病毒难以有效彻底清除,因此上述治疗均存在复发率较高,治疗时病人自感较为痛苦。据统计,上述物理类的治疗其复发率约在60%~40%。在临床上,尖锐湿疣的治疗可采用涂抹外用软膏进行治疗,使用外用药膏时,将药膏挤在病变部位后需要用手指涂沫,这样操作容易造成交叉感染,也存在涂沫不便、费时费力、影响疗效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涂抹方便、可实现现配现用、疗效可靠的治疗尖锐湿疣的软膏。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治疗尖锐湿疣的软膏,所述软膏为瓶状结构,所述瓶状结构包括瓶体,瓶体上设有出药管,出药管上设有可伸缩的涂沫杆,涂沫杆的顶端设有滚珠,所述瓶体内沿对角线设有可抽动的隔板,隔板的上面为软膏基质层,隔板的下面放置治疗尖锐湿疣的药液。
上述药液为山楂蒸馏液和芦荟提取液与冰片的混合液,该混合液中山楂蒸馏液的质量百分比为75%、冰片为10%、芦荟提取液为14.5%,还可包含0.5%的薄荷精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在出药管上设有可伸缩的涂沫杆,涂沫杆的顶端设有滚珠,在给尖锐湿疣患者涂沫药膏时,操作简便,省时省力,且能够避免交叉感染。
2、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药液与软膏基质分体设置,可做到临用临配,方便使用,保证了中药液的稳定性,确保了治疗效果。
3、本实用新型的药液层选用纯中药制剂,配方合理,无腐蚀性和刺激性,安全高效且经济成本较低。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治疗尖锐湿疣的软膏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治疗尖锐湿疣的软膏,所述软膏为瓶状结构,所述瓶状结构包括瓶体4,瓶体4上设有出药管3,出药管3上设有可伸缩的涂沫杆2,涂沫杆2的顶端设有滚珠1,所述瓶体4内沿对角线设有可抽动的隔板5,隔板5的上面为软膏基质层6,隔板5的下面放置治疗尖锐湿疣的药液7。所述药液7为山楂蒸馏液和芦荟提取液与冰片的混合液。
涂抹患处时,先将隔板5沿瓶体4上方抽出,软膏基质层6落入药液7中,混合摇匀后,通过滚珠1在患处滚动涂抹,操作简便,省时省力,能够避免交叉感染且疗效安全可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诚者成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合肥诚者成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9674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有名片夹的记事本
- 下一篇:带有名片夹和录音功能的记事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