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芭蕾舞纱裙纱质裙撑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97218.9 | 申请日: | 2012-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599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05 |
发明(设计)人: | 麻山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麻山华 |
主分类号: | A47G25/62 | 分类号: | A47G25/6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30023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芭蕾舞 纱裙纱质裙撑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舞服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新型芭蕾舞纱裙纱质裙撑。
背景技术
周知,芭蕾舞蹈在全球各大场合受到了广大群众的喜爱,为充分展现芭蕾舞的舞姿和技巧,历史上对芭蕾舞服装进行了几次革新,逐步使之完善,其中芭蕾舞纱裙受到了相当的重视。芭蕾舞纱裙的主要部分为裙撑,目前为止,裙撑主要有两种结构形式:第一种结构形式是采用钢圈裙撑,类似晚礼服的衬裙钢圈,放置在芭蕾纱裙的底部或纱层中间,用来控制群面的平整度和裙面角度,但此结构会影响到其美观,因为在舞台灯光的照射下会清楚地突显出钢圈轮廓;另外,钢圈不方便折叠,导致服装携带不方便,生产运输受到极大的制约;而钢制结构本身也容易受到损坏和变形,保养起来难度大。第二种结构形式是传统的多层叠加的裙纱,这种形式实际上没有单独的裙撑,靠多层打褶的硬网纱叠加逢制在短裤上,依靠网纱自身支撑起群面,来抬起芭蕾纱裙的群面角度,最先的芭蕾纱裙(TUTU)都是采用这种结构形式,其缺点是制作技术难度大,用这种形式制作的芭蕾纱裙要达到标准的裙面角度及平整度需要通过学习专业知识,而且不同的技术人员对裙面角度都有不同的理解,很难在这种传统的制作方法里制定出生产标准,不便于大规模生产;另外,这种芭蕾舞裙撑的制作方法受到材料的制约,依赖网纱自身的支撑力,局限了面料的选择和搭配, 制作周期长,不能适应材料的变化;随着演出服装的使用次数增加服装,折旧后裙面会产生变形及塌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芭蕾舞纱裙纱质裙撑,以解决传统生产方式难以量化、成本高以及适应性低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芭蕾舞纱裙纱质裙撑,它包括:
对折的打褶硬网纱裙撑面;以及
挂钩式裙撑腰带;
所述的打褶硬网纱裙撑面与挂钩式裙撑腰带连接。
优选地,所述的打褶硬网纱裙撑面与挂钩式裙撑腰带通过缝合连接后形成裙撑。
优选地,所述的的裙撑表面形成一个固定的角度。
优选地,所述的挂钩式裙撑腰带采用硬衬材料制成。
由于采用了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在传统技术的基础上进行改进,无需使用钢圈等硬质的材料,使得芭蕾纱裙(TUTU)这种特种服装的流水线生产得以实现;使用时,不受材料限制,不影响舞蹈动作,经久使用不变形,易于携带运输等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新型芭蕾舞纱裙纱质裙撑,主要包括两部分:一、对折的打褶硬网纱裙撑面1;二、硬衬材料制成的挂钩式裙撑腰带2;上述两部分通过缝合线3缝合在一起后形成了支撑裙面的纱制内层裙撑。
进一步地,通过在裙撑的表面形成一个固定的接近180度的角度,以便使用时可方便地用裙撑的挂钩与纱裙短裤用细绳连接,与纱裙的裙撑面1及下层的纱裙缝合在一起,能够准确地控制裙撑面1的标准角度,裙撑完全隐藏在裙纱里,外表察觉不出来。
另外,无需使用钢圈等硬质的材料就能实现芭蕾纱裙(TUTU)这种特种服装的流水线生产,制作出来的芭蕾纱裙具有不会再受材料限制、不影响舞蹈动作、经久使用不变形、易于携带运输等特点。
这样,既能有效解决传统生产方式难以量化、成本高和适应性低的问题,又能降低成本,使得大多数舞者得以圆她们的芭蕾梦想。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麻山华,未经麻山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9721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光控智能窗帘盒
- 下一篇:一种新型浮雕纸塑阻隔容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