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顶盖横梁与上边梁的搭接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97624.5 | 申请日: | 2012-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278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发明(设计)人: | 苏瑞峰;杨万庆;王栋良;周维明;矫青春;袁焕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65/00 | 分类号: | B62D65/00;B62D25/0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凯达知识产权事务所 44256 | 代理人: | 朱业刚 |
地址: | 510030 广东省广州市越***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顶盖 横梁 上边 接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顶盖横梁与上边梁的搭接机构。
背景技术
白车身总拼焊接通常工序是左右侧围总成与下车体合拼夹持后,装配顶盖横梁,然后进行定位焊接,再装配顶盖,最后夹持焊接。通常,在装配顶盖横梁后需进行切换移动到焊接工位进行定位焊接,在此移动过程中,受自身刚体张力的作用,相互搭接的顶盖横梁和侧围上边梁容易分离,导致顶盖横梁发生掉落,而当发生脱落时需重新将顶盖横梁和侧围上边梁进行搭接,影响了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相互搭接的顶盖横梁和上边梁易分离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顶盖横梁与上边梁的搭接机构,可在移动和转运过程中,避免顶盖横梁上边梁分离,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其结构简单,成本低。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顶盖横梁与上边梁的搭接机构包括顶盖横梁和上边梁,所述顶盖横梁上具有搭接孔,所述上边梁具有搭接部;所述顶盖横梁的端部位于搭接部上,所述搭接部上具有搭接翻边,所述搭接翻边向远离顶盖横梁的方向延伸,搭接翻边翻折的角度为50-70°,并且搭接翻边穿设于搭接孔中;从顶盖横梁到搭接部的方向上,搭接翻边顶端与搭接孔边缘的水平投影距离小于4mm。
进一步的,从顶盖横梁到搭接部的方向上,搭接翻边顶端与搭接孔边缘的水平投影距离为3-4mm。
进一步的,所述搭接孔为矩形孔,所述矩形孔具有两条与顶盖横梁延伸方向平行的横边和两条与顶盖横梁延伸方向垂直的竖边;所述搭接翻边为矩形,所述搭接翻边的顶端与所述竖边平行。
进一步的,所述搭接翻边延伸的长度为6-10mm。
进一步的,所述搭接翻边的宽度为10-12mm。
进一步的,所述搭接孔横边的长度为18-20mm。
进一步的,所述搭接孔竖边的长度为10-12mm。
同时,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顶盖横梁与上边梁的搭接机构,包括顶盖横梁和上边梁,所述顶盖横梁上具有搭接翻边,所述上边梁具有搭接部,所述搭接部上具有搭接孔;所述顶盖横梁的端部位于搭接部上;所述搭接翻边向远离上边梁的方向延伸,搭接翻边翻折的角度为50-70°,并且搭接翻边穿设于搭接孔中;从搭接部到顶盖横梁的方向上,搭接翻边顶端与搭接孔边缘的水平投影距离小于4mm。
进一步的,从搭接部到顶盖横梁的方向上,搭接翻边顶端与搭接孔边缘的水平投影距离为3-4mm。
进一步的,所述搭接孔为矩形孔,所述矩形孔具有两条与顶盖横梁延伸方向平行的横边和两条与顶盖横梁延伸方向垂直的竖边;所述搭接翻边为矩形,所述搭接翻边的顶端与所述竖边平行;所述搭接翻边延伸的长度为6-10mm。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顶盖横梁与上边梁的搭接机构中,通过搭接孔和搭接翻边的配合,在顶盖横梁和上边梁发生相对移动时,将顶盖横梁卡在搭接翻边上,防止顶盖横梁沿竖直方向从搭接翻边上脱出,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上述结构简单,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顶盖横梁与上边梁的搭接机构的爆炸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顶盖横梁与上边梁的搭接机构中,搭接处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顶盖横梁与上边梁的搭接机构的俯视图。
图4是图3中A处的放大图。
其中,1、顶盖横梁;11、搭接孔;2、上边梁;21、搭接翻边;22、搭接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左”、“右”、“竖直”、“水平”、“顶”、“内”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9762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层防雨遮阳篷
- 下一篇:防误登支架底座在铁塔角钢上的安装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