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污泥干燥机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97771.2 | 申请日: | 2012-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982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24 |
发明(设计)人: | 顾玉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海森环境节能科技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1/12 | 分类号: | C02F11/12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哲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8 | 代理人: | 汤喜友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污泥 干燥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泥干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污泥干燥机。
背景技术
污泥干燥机是一种专用于分离污泥中水份的设备,其通过间接加热低速搅拌来实现污泥干化。现有的污泥间接干化设备,均是采用单通道旋转式螺杆推送,其包括一个尺寸较长的筒体,筒体内部设置有一螺旋桨叶,螺旋桨叶中通入载有热量的介质(水蒸气、导热油等),利用电机带动螺旋桨叶转动,污泥在螺旋桨叶的带动下前行的同时,与螺旋桨叶中的介质进行热交换,其中的水份受热变成蒸汽,与污泥分离后排出,最终实现污泥的干燥。
上述现有的污泥干燥机虽然能够满足正常使用要求,但是其采用单通道设计,受污泥干燥工艺条件的约束,需要设计尺寸较长的通道,使得设备体积庞大,占地面积大;污泥在干化过程中,单通道设计使得干化进程中筒内各部分水蒸汽浓度变化不大,导致污泥的干化效率较低,并且由于在单通道中设计一条载热介质通路,介质流通距离较长,输送到末端的介质温度已经达不到热交换所需要的温度值,使得末端干燥效果较差;湿污泥在干化过程中减量化程度较大,单通道干燥机尾段常出现污泥体积急剧减少的情形,尾段热空气比例增加,由于筒内需为微负压环境将筒内的水蒸汽抽出处理,因此尾段带走的多为热空气,导致了热能的浪费,热能利用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于提供一种污泥干燥机,其占地面积小,提高热能利用率,并且能够明显提升污泥的干燥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污泥干燥机,包括至少两个供湿污泥依次通过的干燥通道,该至少两个干燥通道互相平行且在其横向截面所在的平面内排布,且在湿污泥的进给方向上,前一个干燥通道的输出端连通到后一个干燥通道的输入端,每一个干燥通道中均设置有两个并排的螺旋桨叶,螺旋桨叶为空心结构,其内腔中形成供载热介质通过的通路,螺旋桨叶通过一传动机构带动,该污泥干燥机还包括有一蒸汽收集管,该蒸汽收集管分别与干燥通道连通,用于将干燥通道中的蒸汽传至干燥通道外部。
螺旋桨叶包括转轴和位于转轴外部的螺旋叶片,每一个干燥通道中两螺旋桨叶的螺旋叶片互相穿插。
每一个干燥通道中两个螺旋桨叶的转轴的同一端部分别安装有一传动齿轮,两传动齿轮啮合,在其中一个螺旋桨叶的转轴的另一端安装有一主动齿轮,该主动齿轮通过一同步带与一减速机同步联接。
螺旋桨叶的一端开口接通热油罐的输出端,另一端开口连通热油罐的回收端。
蒸汽收集管一端为盲端,另一端依次连接冷凝器及尾气处理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多通道模块化设计,减小了污泥干燥机的占用面积;
2、单个干燥通道的体积较小,减少了热量损失;
3、可及时的抽出干燥筒内的水蒸气,提高干燥效率;
4、螺旋桨叶中的载热介质互不导通,可便于控制热交换的温度,提高热交换的效率;
5、可根据污泥湿度的不同,增加或减少干燥通道的数量,避免热量的浪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污泥干燥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单个污泥通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污泥干燥通道一个端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所示污泥干燥通道另一端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蒸汽收集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污泥干燥机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干燥通道;2、连接管;3、蒸汽收集管;41、螺旋桨叶;42、螺旋桨叶;43、转轴;44、转轴;51、传动齿轮;52、传动齿轮;53、主动齿轮;54、同步带;55、输出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海森环境节能科技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海森环境节能科技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9777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