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混凝土搅拌车卸料槽的防洒料装置和混凝土搅拌车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98712.7 | 申请日: | 2012-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054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0 |
发明(设计)人: | 杜静静;龙技;潘龙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C5/42 | 分类号: | B28C5/42;B28C7/16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桑传标;施娥娟 |
地址: | 410013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混凝土 搅拌 卸料 防洒料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洒料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混凝土搅拌车卸料槽的防洒料装置,以及混凝土搅拌车。
背景技术
在相关技术中,大部分的混凝土搅拌运输车都没有安装搅拌车防洒料装置,由于车辆在运输过程中产生颠簸会造成部分混凝土洒漏,且混凝土搅拌运输车的尾部、出料装置与搅拌筒配合,混凝土通过出料装置卸出,卸料完毕,出槽装置上仍旧残余一部分混凝土浆液,重力作用下,残余混凝土浆液沿着出料槽壁下滑,漏在地面上,造成污染。或在车辆起步操作或上坡时,少量混凝土也可能有从搅拌筒溢出,经过出料装置撒落到地面,对车辆的运输质量和城市环境都会造成负面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卸料槽的防洒料装置及其混凝土搅拌车,用于防止混凝土搅拌车卸料完毕后,卸料槽上余留的混凝土通过自身重力撒落到地面上造成环境污染。
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解决的方案为:提供一种混凝土搅拌车卸料槽的防洒料装置,包括接料斗和卸料槽,接料斗具有进料口,接料斗可旋转的与卸料槽连接,接料斗具有第一工作位置,在第一工作位置,卸料槽的卸料端伸进进料口位于接料斗内;
优选的,接料斗还具有第二工作位置,在第二工作位置,接料斗的进料口位于卸料槽的上方;
优选的,还包括销轴,接料斗通过销轴与卸料槽旋转连接;
优选的,卸料槽包括侧壁和底壁,底壁的两侧对称安装有侧壁;
优选的,接料斗在第二工作位置,接料斗压靠在侧壁上;
优选的,接料斗包括底板和插板,插板安装在底板上形成具有进料口的接料斗;
优选的,底板为半圆形底板,插板包括弧形背板和直板,半圆形底板、弧形背板和直板两两连接形成具有进料口的接料斗;
优选的,弧形背板的两侧对称安装有连接板,连接板包括安装在弧形背板的一端和自远离半圆形底板方向向接料斗的进料口方向延伸并超出进料口的另一端,侧壁的末端安装有侧板,销轴依次穿过连接板与侧板,使得接料斗可旋转的连接在卸料槽上;
优选的,还包括轴套,该轴套位于连接板与侧板之间,销轴依次穿过连接板、轴套与侧板;
一种混凝土搅拌车,包括该防洒料装置;
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是:接料斗通过销轴与卸料槽可旋转连接,卸料槽卸料过程中,接料斗位于卸料槽的上方,接料斗的重心位于远离卸料槽的出料口的一方,接料斗的半圆形底板搭在卸料槽的侧壁上,不影响搅拌车卸料;卸料槽卸料完毕后,接料斗位于卸料槽的下方,接料斗的连接板放置在卸料槽的侧壁末端的侧板上,对接料斗进行了限位,且卸料槽底壁的卸料端位于接料斗的进料口内,用来接收卸料槽上剩余混凝土。本装置结构简单,安装拆卸十分方便,接料和卸料切换操作非常简单,方便实用,有效避免了混凝土撒落到地面造成环境污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混凝土搅拌车的接料斗装置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混凝土搅拌车防洒料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混凝土搅拌车卸料槽的防洒料装置,包括接料斗51和卸料槽20,该接料斗51与卸料槽20通过销轴55旋转连接,该卸料槽20包括侧壁22和底壁21,该底壁21的两侧对称安装有该侧壁22,该侧壁22对称焊接或螺纹连接或铆接在底壁21两边,该侧壁22还可以与底壁21一体成型。
该卸料槽20的侧壁22的末端对称设有侧板30,该侧板30对称焊接或铆接或螺纹连接或一体成型安装在该侧壁22的末端的两侧,且该侧板30上各开设通孔70。
该侧板30包括设有通孔70的上侧板301和下侧板302,该上侧板301与侧壁22的上端焊接,该下侧板302与侧壁22的下端焊接或者与侧壁22的下端焊接。该上侧板301自与侧壁22上端焊接的一端向远离侧壁22的方向向外延伸,该下侧板302自与侧壁22下端焊接的一端向远离侧壁22的方向向外延伸。
该接料斗51包括底板和插板,插板安装在底板上形成一腔室,该腔室为接料斗51的进料口8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9871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