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直播甘草深耕收获机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98914.1 | 申请日: | 2012-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317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15 |
发明(设计)人: | 张应泽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应泽 |
主分类号: | A01D17/08 | 分类号: | A01D17/08 |
代理公司: | 甘肃省知识产权事务中心 62100 | 代理人: | 鲜林 |
地址: | 733000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直播 甘草 深耕 收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机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甘草深耕收获的直播甘草深耕收获机。
技术背景
目前市场上药材收获机械,一般耕做深度可达300-350毫米左右,只能收获根浅的药材和移栽甘草。用这些耕深达300-350毫米的机械收获直播甘草损失很大,只能收获60%的甘草,30%的留在350毫米以下的土层里,为了增加直播甘草的产量和收入,目前甘草种植户只能用904型至1204拖拉机带单张铧犁直播甘草,深度可达到600毫米,幅宽仅达到200毫米左右,一台拖拉机需要配60多人,顺着犁沟站成一排,车犁完一次,60多人都进入犁沟拾甘草,只能拾表面看到的甘草,200毫米土层内看不到的甘草被丢弃。车犁一次,就在地头等人拾完再犁,这种作业只能犁出60%甘草,埋在土壤中的甘草,还要再重复犁一次,也只能犁出20%的甘草。每天每台车犁只能犁4-5亩甘草地,一亩干草地机耕费400元,每亩需要人工12人,每天工资80元,一亩工时费960元,总计每亩地1360元费用。这种用单张铧犁直播甘草,由于耕幅200毫米左右,对甘草的毛根、支根损伤大,犁断的毛根支根都留失在土地里,减少了甘草的产量。
用单张铧犁直播甘草只能在白天犁,夜间不能犁,因为夜间犁沟里的甘草看不到,也不安全,在收获甘草的季节一般种植户都想让甘草多延长生长期,在地冻前一个月才收获,收获的时间很紧张,提前收获影响产量,用本实用新型甘草深耕收获机一天可犁十多亩直播甘草,使单张铧犁的3倍,幅宽犁800-900毫米,深度可达到600-700毫米左右,一台车可以配10人,一天犁十多亩地,每亩用工1个,犁完的甘草收获率达90%,一次性收获完成,再也不用其它机械重复犁、靶等工作,并且可在夜间也能连续作业,每亩收获甘草成本600左右。
单张铧犁直播甘草每次作业幅宽200毫米,轮胎在600毫米深度行走两次,使土地下面的土壤结板、不渗水,损坏了土地,也没有犁600毫米以下土壤的机具犁松这些土壤。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效率高,可与拖拉机配套使用的可最大限度的收获甘草的甘草药材收获机。
本实用新型的目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直播甘草深耕收获机,包括:
机架机构1:其由横机架10,竖机架11,上悬架12,下悬架13及上悬架联杆14组成;横机架10为一矩形,在其前端与竖机架11相连接,竖机架11前侧分别与上悬架12及下悬架13相联接;悬架联杆14设在横机架10与上悬架12之间,在竖机架11的底部设有梨柱15;
活动筛体机构2:其由筛体顶框20,筛体底框21,活动筛体犁柱22,活动筛体送土板23及活动筛体齿条排24组成;由筛体顶框20、筛体底框21及筛体侧框22组成活动筛体一整体,为前底后高的斜面,送土板23设于活动筛体齿条排24的前端,活动筛体左犁柱22,活动筛体右犁柱25固定在筛体两侧,两者与筛体底框21相联接;
联动机构3:包括将横机架10与筛体顶框20动连接的,分别设于横机架10与筛体顶框20前后两侧的左前筛体连杆30、右前筛体连杆31、左后筛体连杆32、右后筛体连杆33的一端固定在机架上框连杆轴上,在左前筛体连杆30及右前筛体连杆31与分别固定于活动筛体两侧,活动筛体犁柱上22、25,左弹簧座34、右弹簧座35之间设有左弹簧36及右弹簧37,分别设于机架下面两侧犁柱上,弹簧的另一端与左前筛体连杆30底端、右前筛体连杆31底端相接,左偏心连杆38及右偏心连杆39与左前筛体连杆30,右前筛体连杆31相连接,与活动筛体前轴26在同一个轴上固定;
动力传动机构4:该机构包括设在机架上的动力箱40,设于动力箱40两侧的左动力输出轮400及右动力输出轮401,设于活动筛体机构2上的从动轴41;从动轴41上分别设有左从动轮410及右从动轮411,从动轴41的两端分别设有左偏心轮412及右偏心轮413;左偏心轮412及右偏心轮413分别接左偏心连杆38及右偏心连杆39;左动力输出轮400与左从动轮410及右动力输出轮401与右从动轮411之间,分别通过左传动带42及右传动带43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应泽,未经张应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9891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