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太阳池的透明隔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00366.1 | 申请日: | 2012-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700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06 |
发明(设计)人: | 黄生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沙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J2/51 | 分类号: | F24J2/51;F24J2/46 |
代理公司: | 长沙永星专利商标事务所 43001 | 代理人: | 周咏;米中业 |
地址: | 410011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阳池 透明 隔热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太阳能利用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太阳池的隔热装置。
背景技术
在太阳能热利用领域,尤其是在太阳池领域,需要用到透明隔热装置。透明隔热装置的作用是:既要能最大限度地让太阳光透过该装置,使太阳光进入太阳池让池中的热水吸收,又要能有效地防止池中的热水向大气环境散热(即该装置对太阳光是透明的,对热水是隔热的)。
目前使用的透明隔热装置,大都采用单层透明玻璃板或双层透明玻璃板结构形式。这种形式的透明隔热装置对太阳光有很高的透过率,但隔热性能不太理想,尤其是在夜晚或阴雨天,较低的环境温度加剧了池中的热水向大气环境的散热,大大降低了太阳能的利用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隔热效果的透明隔热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这种太阳池的透明隔热装置,包括位于太阳池上端口的双层透明玻璃板,还包括与所述双层透明玻璃板的夹层连通的聚氨酯小球收发装置。
所述双层透明玻璃板的两块玻璃板与水平面成10°-20°的倾角平行布置,且它们之间不接触。
所述双层透明玻璃板的两块玻璃板之间的间距大于所述聚氨酯小球收发装置内的聚氨酯小球直径。
所述聚氨酯小球收发装置通过直径大于聚氨酯小球直径的管道连接于所述双层透明玻璃板夹层的低端。
本实用新型利用聚氨酯小球的隔热特性,通过与双层透明玻璃板的夹层连通的聚氨酯小球收发装置来使该夹层中充满小球或者保持空的状态。在有阳光时,聚氨酯小球在自重和收发装置的作用下都集中在收发装置内,双层透明玻璃板的夹层空间是空的,对太阳光有很高的透过率,使太阳池中的水吸收太阳能而被加热;在夜晚或阴雨天,收发装置将其中的聚氨酯小球输送出去,充满双层透明玻璃板的夹层空间,隔开太阳池中的热水与外界环境,避免热水向外界散发热量,从而提高整个装置对太阳能的热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在有阳光时照射时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在夜晚或者阴雨天时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或者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这种太阳池的透明隔热装置,包括位于太阳池4上端口的双层透明玻璃板1和它的夹层连通的聚氨酯小球收发装置2。双层透明玻璃板1的两块玻璃板与水平面成10°-20°的倾角平行布置,且它们之间不接触。双层透明玻璃板1的两块玻璃板之间的间距大于聚氨酯小球收发装置2内的聚氨酯小球直径。聚氨酯小球收发装置2通过直径大于聚氨酯小球直径的管道3连接于双层透明玻璃板1夹层的低端端口。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通过人工启动或者通过感光装置自动启动聚氨酯小球收发装置2的收球系统和输送系统。如图1所示,在有阳光时,聚氨酯小球都集中在聚氨酯小球收发装置2内,双层透明玻璃板1的夹层空间是空的,对太阳光有很高的透过率,太阳池4中的水吸收大量的太阳能而被加热。如图2所示,在夜晚或者阴雨天,人工启动或通过感光装置自动启动聚氨酯小球收发装置2的输球系统,将聚氨酯小球输送至双层透明玻璃板1的夹层空间,当聚氨酯小球输送结束后,小球收发装置2停止运行;当阳光出现时,人工启动或通过感光装置自动聚氨酯小球收发装置2的收球系统,聚氨酯小球在自重和收球系统的作用下,回到氨酯小球收发装置2中,当聚氨酯小球收球结束后,小球收发装置2停止运行。如此循环来高效率的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沙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长沙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0036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动力涡轮驱动的全封闭空气循环制冷系统
- 下一篇:微型架线滑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