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经空气传播的传染病人吐出气体净化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01018.6 | 申请日: | 2012-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771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13 |
发明(设计)人: | 王晓萍;迟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晓萍 |
主分类号: | A61L9/00 | 分类号: | A61L9/00;A61L9/015;A61L9/16;A61L101/06;A61L101/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01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气 传播 传染 病人 吐出 气体 净化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体净化器,具体涉及一种经空气传播的传染病人吐出气体净化器,属于医疗卫生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呼吸道传染病防控措施包括:1、保持良好的个人及环境卫生。2、勤洗手,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并用流动水洗手,不用污浊的毛巾擦手。双手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如打喷嚏后)应立即洗手。3、打喷嚏或咳嗽时应用手帕或纸巾掩住口鼻,避免飞沫污染他人。患者在家或外出时佩戴口罩,以免传染他人。4、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休息,避免过度疲劳。5、学校教室、宿舍等人员集中的场所每天应开窗通风数次(冬天要避免穿堂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6、在呼吸道传染病高发期,尽量不到人多拥挤、空气污浊的场所;不得已必须去时,最好戴口罩。7、在流感流行季节前接种流感疫苗也可减少感染的机会或减轻流感症状。8、防控呼吸道传染病,关键要做到“四早”,即: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目前疾病防控中心使用的气体杀菌器只能对带有病毒的气体进行粗过滤,排放出的气体仍然携带部分病毒,灭菌效果不明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目前疾病防控中心使用的气体杀菌器只能对带有病毒的气体进行粗过滤,排放出的气体仍然携带部分病毒,灭菌效果不明显的问题,进而提供一种经空气传播的传染病人吐出气体净化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经空气传播的传染病人吐出气体净化器包括气体收集器、第一输气管、一次消毒箱、臭氧发生器、第二输气管、压气泵、第三输气管、电热加热器、第四输气管、冷却室、冷却管、第五输液管、曝气头、二次消毒箱、出气管和曝气连通管,气体收集器通过第一输气管与一次消毒箱连通,臭氧发生器设置在一次消毒箱内,一次消毒箱通过第二输气管与压气泵连接,压气泵通过第三输气管与电加热器的电加热管连通,电加热器的电加热管通过第四输气管与冷却管连通,冷却管设置在冷却室内,冷却管通过第五输气管与曝气连通管连通,曝气连通管和曝气头设置在二次消毒箱内,曝气头位于二次消毒箱的底部,二次消毒箱的顶板上设置有出气管,二次消毒箱内注有次氯酸钠溶液,冷却室内注有冷却液。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传染病人吐出气体经过臭氧消毒、高温消毒和次氯酸钠溶液消毒后将净化的气体排入大气中,避免了呼吸道传染病人吐出的气体污染环境,切断了传播途径,降低了医护人员和其他接触者感染率。经本实用新型净化后的气体病菌携带率低,灭菌效果明显。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经空气传播的传染病人吐出气体净化器包括气体收集器1、第一输气管2、一次消毒箱3、臭氧发生器4、第二输气管5、压气泵6、第三输气管7、电热加热器8、第四输气管9、冷却室10、冷却管11、第五输液管12、曝气头13、二次消毒箱14、出气管15和曝气连通管16,气体收集器1通过第一输气管2与一次消毒箱3连通,臭氧发生器4设置在一次消毒箱3内,一次消毒箱3通过第二输气管5与压气泵6连接,压气泵6通过第三输气管7与电加热器8的电加热管连通,电加热器8的电加热管通过第四输气管9与冷却管11连通,冷却管11设置在冷却室10内,冷却管11通过第五输气管12与曝气连通管16连通,曝气连通管16和曝气头13设置在二次消毒箱14内,曝气头13位于二次消毒箱14的底部,二次消毒箱14的顶板上设置有出气管15,二次消毒箱14内注有次氯酸钠溶液,冷却室10内注有冷却液。
具体实施方式二: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冷却管11为软管。其它组成和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三: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经空气传播的传染病人吐出气体净化器还包括保温材料层17,保温材料层17包覆在电加热器8上。其它组成和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或二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四: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经空气传播的传染病人吐出气体净化器还包括箱体18,一次消毒箱3、压气泵6、电热加热器8、冷却室10和二次消毒箱14均设置在箱体18内。其它组成和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二或三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晓萍,未经王晓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0101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