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机舱密封条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01836.6 | 申请日: | 2012-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066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0 |
发明(设计)人: | 黄勇;康菲;闫硕;周丹丹;孙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博信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3/06 | 分类号: | B60R13/06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科诚专利事务所 13113 | 代理人: | 张红卫 |
地址: | 300462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舱 密封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舱密封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对汽车发动机机舱密封,消除舱内噪声的机舱密封条。
背景技术
发动机机舱密封条安装于发动机舱与发动机盖之间,起到防水、防尘、减振、隔音和密封的作用。随着汽车研发技术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汽车乘坐舒适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噪声是影响舒适性的重要因素,而发动机工作时产生的噪声是汽车噪声的主要来源之一。现有技术中,发动机噪声主要采用隔离的方法。用密封条来隔离噪声,由于发动机内部的振动频率多,由此产生的噪声频率也多,且密封条结构较薄,部分频率的噪声便会穿过密封条进入车体内部,从而影响整车的舒适性。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机舱密封条,通过在海绵管和密实胶之间增设谐振腔,利用赫姆霍兹定理,达到消除发动机舱内部噪声的目的,具有结构简单、造价低廉、便于安装、易于批量化生产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机舱密封条,包括海绵管、密实胶,所述海绵管与密实胶之间固定设有谐振腔。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所述谐振腔内沿其长度方向设有至少一个将谐振腔分隔成多个腔体的隔板。
作为对上述方式的限定,各个腔体的体积互不相等。
作为对上述方式的进一步限定,在各个腔体内插入有插入管。
作为对上述方式的更进一步限定,各个腔体内插入的插入管的长度、截面面积各不相同。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所述谐振腔为长方体结构。
本实用新型还有一种限定,所述海绵管、谐振腔和密实胶为一体成型结构。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取得的技术进步在于:
1、通过在海绵管和密实胶之间增设谐振腔,当发动机舱内部噪声通过密封条时,利用赫姆霍兹定理,一部分噪声被反射回来,与正在进入腔体的同频率的噪声相抵消,以达到消除噪声的目的;
2、插入管的作用相当于波长管,可消除某一频率段内的噪声,消除的噪声的频率大小随着插入管长度的增加而降低。由于插入管的长度和横截面积各不相同,使得新的腔体的体积不同,以对应消除不同频率的噪声。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造价低廉、便于安装、易于批量化生产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各种汽车发动机舱密封上。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更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主视图;
图3为图1的A-A视图。
图中:1、海绵管;2、谐振腔;3、插入管;4、密实胶;5、隔板;6、腔体。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例涉及的机舱密封条,如图1及图2所示,包括海绵管1、密实胶4和位于海绵管1和密实胶4之间的谐振腔2,海绵管1、谐振腔2和密实胶4为一体成型结构。
谐振腔2为长方体结构。谐振腔2内部沿其长度方向设有四块隔板5,将谐振腔2分成五部分,如图3所示,每块隔板5与谐振腔2的内壁构成新的腔体6,每个腔体6的体积互不相同。每个腔体6的左侧壁上插入有插入管3,每个插入管3的长度、截面面积各不相同。插入管3的作用相当于波长管,可消除某一频率段内的噪声,消除的噪声的频率大小随着插入管3长度的增加而降低。由于插入管3的长度和横截面积各不相同,使得腔体6可对应消除不同频率的噪声。
本实施例应用时,发动机舱内的噪声通过密封条时,会从插入管3进入到新的腔体6内,利用赫姆霍兹定理,一部分噪声被反射回来,与正在进入新的腔体6的同频率的噪声相抵消,以达到消除噪声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博信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博信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0183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溅镀治具
- 下一篇:用于纤维幅材机的刮刀器件以及纤维幅材机中的刮刀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