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粘稠物料螺旋布料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01912.3 | 申请日: | 2012-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386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15 |
发明(设计)人: | 巨少华;卢帅丹;周俊文;彭金辉;魏亚乾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F26B25/00 | 分类号: | F26B2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50093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粘稠 物料 螺旋 布料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粘稠物料螺旋布料器,属于干燥配套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冶金工业是国民经济中的基础产业之一,各种冶炼工艺日趋成熟,但矿产品干燥过程普遍存在着许多不利因素和问题。劳动强度大,劳动环境恶劣;干燥时间长,能耗高;环境污染严重;干燥装置庞大,投资费用高,生产率低等问题。
微波干燥技术作为一项高新技术,以其独特的干燥特性将为矿产品的干燥开辟一条新的途径。将微波能应用在矿产品的干燥工艺,将在冶金工业上发挥重要作用。是21世纪推广的节能降耗,减少环境污染措施之一。我国对微波干燥技术的应用始于20世纪70年代初期。目前,在轻工业、化学工业及农产品加工等方面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但其中不乏很多问题,高粘稠,高湿度物料进行干燥时的均匀布料一直是个难题。现有的进料器布料无法保证物料的均匀厚度、物料之间的间隙,不利于微波能对物料中水分扩散作用,使能耗升高、效率降低、物料干燥不均匀。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干燥设备存在的布料困难等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高粘稠物料螺旋布料器,是实用性强、操作简便且高效率的进料装置。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列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高粘稠物料螺旋布料器,包括进料口、箱体、出料口、螺旋杆轴和螺旋叶片,所述进料口设置于箱体上方,箱体中设有螺旋杆轴和螺旋叶片,箱体一侧设出料口。
所述出料口为数个小孔,且均匀分布。
所述小孔的直径为10~20mm。
所述箱体中的螺旋杆轴和螺旋叶片为并列联动的三组。
所述箱体靠近出料口一端的每个螺旋叶片外围各设置一个隔离筒,用于防止螺旋叶片之间的物料受力抵触导致无法从出料口中挤出。
通过驱动装置控制螺旋杆轴的转速,螺旋叶片随螺旋杆轴转动,推动从进料口加入的物料向出料口方向,同时对物料进行搅拌,在出料口处高粘稠物料被挤压成连续的细条形状,通过出料口孔径控制所需干燥物料的厚度的同时保证物料之间有一定的空隙,便于水分的散发。
本实用新型具备的优点和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箱体内部设计简单易调节,便于维修;对物料适应性广。该装置使得挤出的物料连续均匀分布,并且物料的厚度可通过小孔的直径调节,为下一工序提供有利的条件,从而保证在后续的干燥阶段,物料中水分可从条状物料之间的缝隙脱除,易于充分干燥,提高了干燥效率。在应用于高粘稠物料干燥的给料上,得到了很好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剖面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进料口、2-螺旋杆轴、3-螺旋叶片、4-箱体、5-出料口、6-隔离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2、3,高粘稠物料螺旋布料器包括进料口1、箱体4、出料口5、螺旋杆轴2和螺旋叶片3,所述进料口5设置于箱体4上方,箱体4中设有螺旋杆轴2和螺旋叶片3,箱体4一侧设出料口5;出料口5为30个小孔,且均匀分布;每个小孔的直径为20mm;箱体4中的螺旋杆轴2和螺旋叶片3为并列联动的三组;箱体4靠近出料口5一端的每个螺旋叶片3外围各设置一个隔离筒6,用于防止螺旋叶片3之间的物料受力抵触导致无法从出料口5中挤出。
通过驱动装置控制螺旋杆轴2的转速,螺旋叶片3随螺旋杆轴2转动,推动从进料口1加入的物料向出料口5方向,同时对物料进行搅拌,在出料口5处高粘稠物料被挤压成连续的细条形状,通过出料口5孔径控制所需干燥物料的厚度的同时保证物料之间有一定的空隙,便于水分的散发。
实施例2
如图1、2、3,高粘稠物料螺旋布料器包括进料口1、箱体4、出料口5、螺旋杆轴2和螺旋叶片3,所述进料口5设置于箱体4上方,箱体4中设有螺旋杆轴2和螺旋叶片3,箱体4一侧设出料口5;出料口5为30个小孔,且均匀分布;每个小孔的直径为10mm;箱体4中的螺旋杆轴2和螺旋叶片3为并列联动的三组;箱体4靠近出料口5一端的每个螺旋叶片3外围各设置一个隔离筒6,用于防止螺旋叶片3之间的物料受力抵触导致无法从出料口5中挤出。
通过驱动装置控制螺旋杆轴2的转速,螺旋叶片3随螺旋杆轴2转动,推动从进料口1加入的物料向出料口5方向,同时对物料进行搅拌,在出料口5处高粘稠物料被挤压成连续的细条形状,通过出料口5孔径控制所需干燥物料的厚度的同时保证物料之间有一定的空隙,便于水分的散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理工大学,未经昆明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0191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减少带钢产生腰折缺陷的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感应鸣笛的羽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