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功能圆盘翻转卡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02319.0 | 申请日: | 2012-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978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24 |
发明(设计)人: | 赵有义;张培模;党玉宝;杨晓峰;郭志宏;张建东;赵泽强;李建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同新成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C1/48 | 分类号: | B66C1/48;B66C13/08 |
代理公司: | 太原晋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4110 | 代理人: | 任林芳 |
地址: | 037002 山西***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圆盘 翻转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炭素生产用吊具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圆盘翻转卡。
背景技术
在炭素制品生产过程中,钢丝绳是吊起产品的主要工具之一,由于炭素制品生产的工艺要求,对产品要做到物碰损现象。由于炭素制品在出炉时温度过高,使得钢丝绳很容易受热变形,且钢丝绳使用多次后会出现毛尖、僵硬、打卷等现象,有时还会脱落,对产品造成掉棱、磕碰等质量问题。严重时甚至还会对员工造成砸伤、烫伤。并且钢丝绳使用寿命短,须定期更换,材料消耗大,再者,焙烧炉中圆盘出炉时,工人必须进入高温度的炉内捆绑钢丝绳,使得工人高温作业时间很长,且要翻转该产品,必须用钢丝绳把整个圆盘掏到一半的深度才能进行翻转,操作复杂,因此工人的劳动强度也大,存在的安全隐患大。
申请人已经申请并获得授权的实用新型专利201120291973.7,其公开了一种炭素生产吊装卡具,包括起吊环,起吊环底部的中间设置有锁环,起吊环底部的两端对称铰接有两伸缩杆,两伸缩杆下端分别铰接有连接杆,两连接杆的中部通过转轴连接,两连接杆的下端分别连接竖直方向设置的卡杆,卡杆上安装有可拆卸的卡板,转轴上安装有可连接于起吊环的锁勾。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出炉时员工不必下到炉内,只需站在窑口就可出炉,杜绝了出炉时易烧伤、烫伤员工的现象。
2、使钢丝绳不会出现毛尖、僵硬、打卷现象,从而避免了对员工扎伤、挤伤的现象得到解决,同时使用卡具装、出炉时也降低了材料的消耗。
3、在出炉时如果用卡子出圆盘,就不用员工把圆盘周围的填充料掏到一半的深度,也降低了员工的劳动强度,对员工在炉内的高温作业时间大大减少,同时也提高了工作效率。
上述的炭素生产吊装卡具很好地解决了钢丝绳作为吊具存在的主要问题,但是其不能很好地控制吊装过程中炭素制品的翻转角度,仍然存在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炭素生产吊装卡具不能很好地控制吊装过程中炭素制品翻转角度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多功能圆盘翻转卡。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多功能圆盘翻转卡,包括竖直方向的卡杆以及卡板,其特征在于卡板通过转动轴安装于卡杆上,转动轴的另一端连接刹车盘,刹车盘外套有刹车片,刹车片的一端固定于卡杆上,刹车片的另一端与连接杆的一端铰接,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拉杆铰接,铰接点固定于卡杆。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避免了钢丝绳由于在高温下长期使用后产生的毛尖、打卷等现象对工人的扎伤、挤伤,同时也降低了材料的消耗,并且圆盘出炉时工人不必下到高温度的炉内作业,只需站在窑炉口即可完成出炉操作,大大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和高和高温作业时间,更重要的是可以有效控制吊装过程中炭素制品的翻转角度,安全可靠的保障了工人的安全,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刹车盘细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起吊环,2-收紧点,3-钢板,4-中心轴,5-卡板,6-刹车盘,7-刹车片,8-转动轴,9-连接杆,10-拉杆,11-卡杆。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多功能圆盘翻转卡,包括竖直方向的卡杆11以及卡板5,卡板5通过转动轴8安装于卡杆11上,转动轴8的另一端连接刹车盘6,刹车盘6外套有刹车片7,刹车片7的一端固定于卡杆11上,刹车片7的另一端与连接杆9的一端铰接,连接杆9的另一端与拉杆10铰接,铰接点固定于卡杆11。
本实用新型杠杆原理,先用卡板夹住圆盘,然后用天车吊起起吊环,由于杠杆的原理就会使得卡板仅仅卡住圆盘,然后调节刹车盘使得圆盘能在空中缓慢翻转,最后安全平缓的落地。
本实用新型避免了钢丝绳由于在高温下长期使用后产生的毛尖、打卷等现象对工人的扎伤、挤伤,同时也降低了材料的消耗,并且圆盘出炉时工人不必下到高温度的炉内作业,只需站在窑炉口即可完成出炉操作,大大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和高和高温作业时间,更重要的是可以有效控制吊装过程中炭素制品的翻转角度,安全可靠的保障了工人的安全,提高了工作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同新成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大同新成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0231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