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印刷品在线废品剔除及自动抽检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02969.5 | 申请日: | 2012-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112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1 |
发明(设计)人: | 许群波;周基祥;周辉;张玉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科思机电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1F19/00 | 分类号: | B41F19/00;B41F33/00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翼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12 | 代理人: | 蒋家华;查俊奎 |
地址: | 211113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印刷品 在线 废品 剔除 自动 抽检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采用机电气一体化实现对印刷机印刷品的自动抽检,以及根据安装在印机上的在线视觉检测装置的检测结果信号在线剔除不合格品的装置,具体的说是一种印刷品在线废品剔除及自动抽检装置。
背景技术
国内印刷机的抽纸检测通常由人工手动完成,这不但对操作者的操作技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取纸时常会误伤印刷品,不便于现场管理且容易产生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采用真空吸附原理、无安全隐患、操作损伤印刷品机率低的印刷品在线废品剔除及自动抽检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印刷品在线废品剔除及自动抽检装置,包括活动部件、驱动电机、安装在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的驱动轮、固定导向轮、气缸、固定真空盒、导向基座和底座;驱动电机、固定导向轮、固定真空盒、导向基座固定在底座;活动部件包括第一连接块、第二连接块、活动连接在第一连接块上的前随动导向轮、活动连接在第二连接块上的后随动导向轮、左右导向杆、真空皮带和活动真空盒;左右导向杆贯穿过导向基座内,可沿导向基座滑动,并且左右导向杆的一端刚性连接在第一连接块上,左右导向杆的另一端刚性连接在第二连接块上;活动真空盒的一端刚性连接在第一连接块上,活动真空盒的另一端插装在固定真空盒内,形成可伸缩真空盒;真空皮带依次绕过驱动轮、前随动导向轮、后随动导向轮和固定导向轮;气缸带动活动部件沿着导向基座高速来回伸缩;后随动导向轮与前随动导向轮之间的相对距离保持不变。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设有缓冲器,所述缓冲器安装在底座上。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是:(1)无安全隐患、操作损伤印刷品机率低。(2)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独立安装在单印机收纸机机构前段。(3)采用真空吸附输送方式,可以抽检不同纸厚,UV、油性印刷品。(4)控制系统可与在线视觉检查装置联动在线将废品先期剔除,让合格的印刷品单独码在一起,让下道工序更加方便可靠。(5)即使没有安装在线视觉检查装置,该装置也可以根据参数设定定时定量自动抽检。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活动真空盒未伸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向视图。
图3是图2未安装真空皮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活动真空盒伸出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的B向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结合附图1-附图5详细说明:
该装置既能与在线视觉检测装置联网实现在线废品剔除,也可以实现单独自动抽检。
当印刷机上装有在线检测装置时,印刷品在线废品剔除及自动抽检装置与在线检测装置进行联网通信,实现在线废品剔除.工作时首先吸风电机将活动真空盒11与固定真空盒10形成的可伸缩真空盒内的空气吸走,使得可伸缩真空盒内形成负压,驱动电机1驱动真空皮带3运行,在线检测装置实时检测判断印刷品是否合格,并向控制系统发送检测结果。当检测到废品时,控制系统延时一定时间后向气缸8发送工作信号,气缸8工作带动活动真空盒11、后随动导向轮4、前随动导向轮5、真空皮带3和左右导向杆9沿着导向基座12高速伸出去,此时活动部件15进入到收纸部位,由于活动真空盒11与固定真空盒10形成的可伸缩真空盒内的空气吸走,使得可伸缩真空盒内形成负压,废品落在真空皮带3上,在真空吸力的作用下,牢牢的被吸附在真空皮带3上并随真空皮带一起运行输送出来,同时气缸8接收来自控制系统的信号工作,气缸8工作带动活动真空盒11、后随动导向轮4、前随动导向轮5、真空皮带3和左右导向杆9沿着导向基座12高速收回,完成了一次废品的在线剔除。按照此种方式,根据在线检测装置的检测结果进行循环。实现了印刷品在线废品剔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科思机电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科思机电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0296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